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1-外台秘要-第148页

br>上三味 咀。以好酒渍令淹渐。再宿三日渍之。以不中水猪肪五斤。煎成膏。合药。作 东向露灶。以苇薪煎之。三上三下。药成去滓。有病者向火摩三千过。汗出即愈。若触露鼻 中塞。对火摩头顶。鼻中即通。药不可令入口眼也。(并出第九卷中)
千金疗贼风所中。腹内挛急方。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一两炙切) 石膏(如鸡子大碎之绵裹) 鬼箭羽(削围如 鸡子大)
上四味。以东流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忌海藻菘菜。
又大岩蜜汤。主贼风。腹中。
绞痛。并飞尸遁疰。发作无时。发则抢心。胀满胁下。如刀锥刺。并主少阴伤寒方。
甘草 干地黄 细辛 干姜 当归 羊脂(青羊脂更胜) 桂心 茯苓 吴茱萸 芍药 (
各一两) 栀子(十五枚掰)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脂。温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芜荑酢 物。(深师同短剧治中恶一方无桂心有防风)
又乌头汤。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腹。攻五脏 人阴缩。手足厥逆方。
乌头(十五枚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枚擘) 生姜(一斤) 桂 心(六 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别取乌头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 减五 忌 又仓公当归汤。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身体强直方。
当归 细辛 防风(各六分) 独活(三分) 麻黄(十分去节) 附子(四分炮去皮)
上六味切。以清酒八升。水四升合。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口不开者。校口下汤。一服 当苏。再服小汗。三服大汗。忌猪肉生葱。(广济同并出第八卷中)
古今录验续命汤。疗中风贼风入腹。角弓反张。口噤舌不停。目视不见。不能语。举身 不仁。或心腹绞痛方。
甘草(炙) 黄芩(各二两)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 人参 芎 芍药 麻 黄(去 节) 木防己(各一两) 大附子(一枚炮)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令汗。可服三剂。不令人虚。本 方有十三味。见药止有十味。忌海藻猪肉菘菜冷水鱼等物。(出第十卷中)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历节风方一十首内容:病源历节风之状。短气白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 当风所致。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 出。风冷搏于筋。则不可屈伸。为历节风也。(出第二卷中)
深师大风引汤。疗男女历节风大虚。手脚曲戾或变狂走。或悲笑。言语错乱。无所不疗 方。
茯苓 防风 当归 白前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大豆(一升) 生姜 独活(各 三两) 远志(去心) 附子(炮) 人参(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三味切。先以水一斗五升。煮豆枣取一斗。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为五服。
忌海藻菘菜猪肉醋物蒜面生菜等物。(出第九卷中)
千金论曰∶夫历节风着人久不疗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古今以来。
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疗之虽有汤药。而并不及松膏松节酒。若 旅家 贫不可急办者。宜服诸汤。犹胜不疗。但于痛处灸三七壮佳。又防己汤。疗风发历节。四肢 疼痛。如捶 不可忍者方。
防己 茯苓 白术 桂心 生姜(各四分) 人参(二两) 乌头(七枚炮) 甘草(三 两炙)
上八味切。以苦酒一升。水一斗合。煮取三升半。一服八合。日三夜一。当觉热痹忽忽 然。
宜 又大枣汤。疗历节疼痛方。
大枣(十五枚掰) 黄 (四两) 附子(一枚炮) 生姜(一两) 麻黄(五两去节)
甘草(
一尺炙)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服一升。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古今录验同)
又疗历节诸风。百节酸疼不可忍方。
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不能五十遍二十遍亦可用)
上一味以炼苏三升。温和松脂三升。熟搅令极调。旦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数数食 面粥为佳。慎血腥。生冷。酢物。果子。百日瘥。
又松节酒。主历节风。四肢疼痛犹如解落方。(通按 音投酒再酿也)
松节(四十斤细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 猪椒叶(四十斤细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
上二味澄清。合渍干曲五斗候发。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依家酝法四 。勿令寒冷热。
第一 时下后诸药。
柏子仁(五两) 磁石(十二两末) 独活(十五两) 天雄(五两炮) 茵芋(四两 炙) 防风 (十两) 秦艽(六两) 芎 (五两) 人参(四两) 萆 (五两)
上十味细切。纳饭中炊之。下 为池。 足讫。封头四十日。押取清。适性服之。勿令 至醉吐。忌猪肉冷水。
又方 松膏一升捣。酒三升浸七日。服一合。日再。数剂即愈。
又方 松叶三十斤。酒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