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65-医碥-第157页

散,治寒泻。)
白茯苓 附子(炮) 人参 木香(各一两) 肉蔻 诃子 每服三钱,姜五片,盐少许 煎。(一方有白术,无诃子。)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痢属性:(治鹤膝风)
川芎(一钱五分) 辣桂 黄 (各五分) 白芍药 附子 牛膝(各一钱) 白术 羌活 人参 防风(各二钱) 杜仲 熟地黄 甘草(炙,各五分)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痢属性:(治痛风,腰以下湿热流注。)
黄柏 不拘多少,酒浸,焙干,为末。生姜汁和酒调服,必兼四物等汤相间服 乃妙。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痢属性:六一散(三两) 红曲(炒,半两,活血) 上饭为丸。一方酒糊丸。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痢属性:泽漆叶(微炒,五两) 桑根白皮(炙黄)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各三两) 陈皮(去白)
白术(炒,各一两) 人参(一两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 盏,姜三片,煎八分,温服。候半时辰再服,取下黄水数升,或小便利为度。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痢属性:人参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 枳壳 陈苍米 (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热服,无时。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麻仁(另研,五两) 大黄(一斤,蒸,焙)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 枳实(麸炒) 芍药(各八两) 杏仁 (去皮尖,炒,五两半)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睡温白汤下。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大黄(蒸) 甘草(炙) 当归(酒洗)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薄荷十叶 同煎七分,温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归尾 羌活 大黄(煨,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 五十丸,空心白汤下。风秘加皂角仁、防风、秦艽。脉涩、身痒、气涩,加郁李仁。
若欲益血,宜熟地、杏仁、麻仁、枳壳、橘红、阿胶、苁蓉、苏子、荆芥、
当归。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苦寒) 芒硝(二合,咸寒) 上 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 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勿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 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大黄(三两,清酒浸,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咸苦大寒)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即大承气四味各五钱,加甘草一两,姜三片。)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即调胃承气大黄用一两,芒硝用七钱,甘草用五钱,加当归一两也。引用姜五片,枣十枚。)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人参 附子 甘草 芒硝(各一两) 大黄(五两) 当归 干姜(各三两)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好者,研用柳木槌子) 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 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酒或 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俱空心服。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此即《儒门事亲》之握宣丸去桂附也。)
巴豆仁 干姜 韭子 良姜 硫黄 甘遂 白槟榔(各五分) 为末,合均,饮和,
分二粒,先花椒汤洗手,麻油涂手心握药,移时便泻,欲止则以冷水洗手。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目(下)
<篇名>大便不通属性:枳壳 浓朴 大黄 人参 甘草 木香 藿香 当归 槟榔 桃仁 火麻仁 蜜为丸。
<目录>卷之七·诸方(下)\诸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