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61-医灯续焰-第90页

黍米大。用米饮,食远服。
\x布袋丸\x 治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调,肌肉枯瘁。
夜明砂(拣净,淘澄净) 芜荑(炒,去皮,各二两) 白茯苓(去皮) 白术(无油者去芦)
人参(去芦) 甘草 芦荟(细末,各半两) 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二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 二两,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
所悬之药,第二日仍根据前法煮食,只待药尽为度。
\x钱氏地黄丸\x 治头囟不合,体瘦,骨露如鹤膝,皆肾虚也。并治肾疳天柱倾倒,肾主骨故。
熟地黄(洗,焙,八钱) 泽泻(洗、去毛) 牡丹皮(去心) 白茯苓(各三钱) 山茱萸 肉牛膝 鹿茸(酥炙) 山药(各四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三岁以下三、二丸,温水空心化下。
\x大启脾丸\x(即资生丸,见第五十一)
\x参苓白术散\x(见第四十四)
\x益黄散\x(又名补脾散) 治脾胃虚寒,泄泻呕吐,腹痛,口鼻气冷。有热证不可服。
陈橘皮(一两) 青橘皮 诃子肉 甘草(各半两,锉炒) 丁香(二钱) 白茯苓(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前温服。
\x泻黄散\x(见第四十九)
\x安神丸\x(见第十九)
\x凉膈散\x 治小儿脏腑积热,烦躁多渴,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 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结,便 溺赤涩。一切风肿,并宜服之。(方见第十九。)
\x花火膏\x 取灯火一颗,涂乳上,令儿吮之。
\x蝉花散\x 治小儿夜啼不止,状若鬼祟。用蝉蜕下半截为末,一字,薄荷汤入酒少许 调下。或者不信,将上半截为末,煎汤调下,即复啼也。古人立方,莫知其妙。
\x茅先生抹唇膏\x 主小儿夜啼,内有惊热。
蝉壳(一个,去足) 灯花(两朵) 朱砂(少许)
上为末。如小儿夜啼,遇夜用鸡冠血调药,抹儿上、下两唇,即止。夹朱砂膏 与服。
\x白术当归煎丸\x 治胎寒腹痛,遇夜啼叫,身体 张,有如痫状,吐 不止,大便酸 臭。乳食虽多,不生肌肤。
白术 当归 木香 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煎木香汤化下。
\x泻白散\x(见第四十九)
\x涂龟尿法\x 取龟置荷叶上。镜照之,则自尿。一法以鬃搐其鼻,亦自出。
\x补中益气汤\x(见第三十九)
\x小儿锢囟药\x 白芍药粉 上取黄雄鸡,临儿囟上,刺其冠,以血滴囟上。血止,以芍药末敷上。掩血令 不见,一日立瘥。不愈,再如法敷之。
\x麝茸丹\x 治数岁不能行。
麝香(别研) 鹿茸(酥炙黄) 生干地黄 虎胫骨(酥涂炙黄) 当归(洗,焙干) 黄 (锉)
上件各一两,为细末,用羊髓四两煮烂,和成膏,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磨沉香汤下。乳食前,日三服。
\x千金楸叶方\x 治少小头不生发。以楸叶捣取汁,敷头上立生。
\x榆末散\x 治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榆皮末,苦酒调涂。
\x圣惠神效黑豆膏\x 治儿脑疳,发连根作穗,脱落不生,或白秃疮发不生者,兼能黑须。
黑豆 苣 (各三合) 诃黎勒皮(一两)
上件药,捣罗末,水拌令匀,内于竹筒中,以乱发塞口, 灰内煨,取油贮瓷 器中。先以米泔皂荚汤洗头,拭干涂之。日再用。十日发生。
\x千金翼大豆方\x 治发黄。以醋煮大豆烂,去豆煎令稠,涂发。
\x清胃汤\x 治胃火牙痛或连头面。(方见第四十九)
\x雄黄丸\x 治小儿牙齿黑蛀,气臭疼痛。
雄黄(二钱) 麝香(半钱)
上为细末,软饭和为梃子,安在牙内。
\x千金白盐方\x 常以白盐末封齿龈上,日三夜二。
\x灵苑生齿方\x 上用雄、雌鸡粪各十四颗,焙干,同研如粉,入麝香少许。仍先以针挑破损齿 脚下血出,将散子敷之。年高者,不过二十日生。年少者,十日。不计伤损及少自退落,并再生。
\x柴胡清肝散\x 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或乍寒乍热,往来寒热、发热或头发疮毒等证。
柴胡(一钱半) 黄芩(炒) 人参 川芎(各一钱) 山栀(炒,一钱半) 连翘 甘草(
各五分) 桔梗(八分)
上水煎服。
\x汤氏龙黄散\x 治小儿 耳,汁出不止。
枯白矾 龙骨末 黄丹(炒,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同研细,先以绵杖子榐脓水尽。用散一字半,分为两处入耳内。日二次。
\x立验散\x 治蚰蜒及诸虫入耳。
川芎 白芷 夜明砂(炒) 猪牙皂角(炙)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