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豆汁,热兼湿也。芩连苦燥 湿而寒胜热)。四物加栀连为热六合汤,加姜附为寒六合汤,加陈朴为气六合汤,加羌艽为 风六合汤,皆妇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固经丸属性:(《良方》)
治经行不止,及崩中漏下,紫黑成块(冲任为经脉之海,若无损伤,则阴阳和平,血气 调适矣。其劳动过度,损伤脏腑,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故经多暴下;或由阴虚阳 搏,为热所乘,致伤冲任,血得热则妄行也。脉数疾小为顺,大者为逆。紫黑成块者,热甚 而反兼 龟板(炙,四两) 芍药(酒炒) 黄柏(酒炒,三两) 黄芩(炒,二两) 香附(童 便、酒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经多不止者,阴虚不足以制包络之火,故越其常度也;崩中漏下 者 药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升阳举经汤属性:(东垣)
治崩漏身热,自汗短气,倦怠懒食(此由劳伤所致)。
补中益气汤(见气门)加白芍、黑栀子。姜三片、枣三枚,煎。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补中汤以益气升阳、退热收汗,加芍药以和血敛阴,黑栀以清热 止血。
又东垣《兰室秘藏》升阳举经汤∶黄 当归 白术(各三钱) 羌活 防风 本(各 二钱)独活 附子(炮) 甘草(炙。各钱半) 人参 熟地 川芎(各一钱) 细辛(六 分) 桃仁(十个,去皮、尖,研) 红花 肉桂(盛夏勿用) 芍药(各五分)。每服三 钱,渐加至五钱。
治经水不止(原文曰∶如右尺脉按之空虚,是气血俱脱,大寒之证,轻手其脉数疾,举 指弦紧或涩,皆阳脱之证,阴火亦亡,见热证于口鼻眼,或渴,此皆阴躁阳欲先亡也,当温 之举之,升之燥之,当大升浮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如圣散属性:治崩漏不止(凡非时血行,淋沥不已,谓之漏下;忽然暴下,如山崩然,谓之崩中。有 五 棕榈(烧) 乌梅(一两) 黑姜(两半)。为末。每服二钱,乌梅汤下。
此足厥阴药也。涩能止血,故用棕榈;酸能收敛,故用乌梅;温能守中,故用干姜;黑 能止血(水胜火也),故并 用。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牡丹皮散属性:(《良方》)
治血瘕(瘕者,瘀血凝聚而成也,伏于隐僻之处,盘结胶固,非攻伐之不易平也)。
丹皮 桂心 归尾 延胡索(三分) 牛膝 赤芍药 莪术(六分) 三棱(四分)。
水、酒各半 此足厥阴药也。桂心、丹皮、赤芍、牛膝以行其血,三棱、莪术、归尾、延胡以行其血 中气滞、气中血滞,气血周流,则结者散矣。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正气天香散属性:(《绀珠》)
治一切诸气,气上凑心,心胸攻筑,胁肋刺痛,月水不调(妇人多忧郁,故气病为多;
气 香附(八钱) 乌药(二钱) 陈皮 苏叶(一钱) 干姜(五分。)每五六钱,煎。
此手太阴、足厥阴药也。乌药、陈皮专入气分而理气,香附、紫苏能入血分而行气,引 以干姜,使入气分,兼入血分,用诸辛温以解郁散肝,令气调而血和,则经行有常,自无痛 壅之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抑气散属性:(严氏)
治妇人气盛于血,变生诸证,头晕膈满(凡人血气和平,则无诸疾;苟血少气多,壅于 胸 香附(四两) 陈皮(二两) 茯神 甘草(炙,一两。)为末。每服二钱。
此手太阴、少阳药也。经曰∶高者抑之。香附能散郁气,陈皮能调诸气,茯神能安心气 ,甘 此(昂按∶气盛于血,固当抑气,若过用行气之药,则真气耗散,阴水愈盛,而成气血两虚 矣。是方平和为可常用,或用滋血之药,使阴血充足,而阳火自平,亦正治之一法,盖补其 不足,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固下丸属性:(子和)
治赤白带下(带下起于风寒湿热所伤,入于胞中,或中经脉,流入脏腑,阴虚阳竭,荣 气不升,卫气下陷,滞于下焦奇经之分,因带脉而得名,故曰带。赤者属血,白者属气,其 状如涕,相连而下,言带者,亦病形也。有湿热流滞下焦者,有肝肾阴虚湿胜者,有惊恐而 木乘土位、浊液下流者,或思想无穷、而为白淫者,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小腹之下者,病本 虽殊,皆为气 樗皮(两半) 白芍(五钱) 良姜( 黑) 黄柏( 黑,三钱。)粥丸。米饮下。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陈来章曰∶樗皮苦燥湿,寒胜热,固下,故赤白带因于湿热者,
用之为君(古方有苍柏樗皮、芩柏樗皮、芩术樗皮等丸,随证加香芎归芍姜芷及星夏等药);
芍药之酸,敛阴气、收下溜,为臣;良姜之热,以散寒湿;黄柏之寒,以祛热湿。并炒黑以 止血收 <目录>经产之剂第二十一<篇名>当归煎丸属性:(严氏)
治赤白带下,腹中痛,不饮食,羸瘦(此血虚有热之证,法当凉补。《脉诀》云∶崩中 日 当归 熟地黄 阿胶(炒) 续断 白芍药(炒) 赤芍药(炒) 牡蛎( 粉,一两)
地榆(炒黑,三钱。)醋糊丸。米饮下。
此足少阴、厥阴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