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薄荷外,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入先浸三味同煎,
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数服愈。忌酒湿面五辛之物。
咳逆停息不得卧,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加大黄以利之。(前文方见喘不得卧。)
〔罗〕面寒。真定维摩院尼长老六十一岁,身体瘦弱,己酉十月间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治不 效。予诊之,其脉皆弦细而微。且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已,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 栗。又加看诵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荣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温其中气,次以 \x升麻汤加附子\x主之。
升麻 葛根 白芷 黄 (各七分) 甘草(炙,五分) 黑附子(七分,炮) 人参 草豆蔻(各五分)
益智仁(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连须白葱头二茎,同煎一盏,去渣温服,食前,数服良愈。
升麻汤辨或曰∶升麻加黄连汤治面热,升麻加附子汤治面寒,有何根据?答曰∶出自仲景。云岐子注《伤寒 论》中辨葛根汤云∶尺寸脉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此阳明经受病也。始于鼻交 中,从头至足,行身之前,为表之里。阳明经标热本实,从标脉浮而长,从本脉 沉而实。阳明为病,蒸蒸而热,不恶寒,身热为标病。阳明本实者,胃中燥鼻干目疼为本病。阳明为肌肉之本,
禁不可发汗,在本者不禁下,发之则变黄症。太阳主表,荣卫是也。荣卫之下,肌肉属阳明。二阳并病,葛根 汤主之。卫者桂枝,荣者麻黄,荣卫之中,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荣卫之下,肌肉之分者,葛根汤主之,又名 解肌汤。故阳明为肌肉之本,非专于发汗止汗之治。桂枝麻黄两方,互并为一方,加葛根者,便作葛根汤。故 荣卫肌肉之次也。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止汗,有麻黄、桂枝、甘草发汗,葛根味薄,独加一味者,
非发汗止汗也,从葛根以解肌,故名葛根汤。钱仲阳制升麻汤治伤寒瘟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 未发用葛根为君,升麻为佐,甘草、芍药安其中气。朱奉议作《活人书》,将升麻列作阳明经解药。予诊杨氏 妇,阳明经标本俱实,先攻其里,后泻经络中风热,故用升麻汤加黄连,以寒治热也。尼长老阳明经标本俱虚,
先实其里,次行经络,故用升麻汤加附子,以热治寒也。仲景乃群方之祖,信哉。
<目录>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篇名>面青、面尘属性:〔《难》〕肝外证,面青,善洁,善怒。(十六难)
运气 面尘有二∶ 一曰燥金制肝。经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嗌干面尘。又云∶阳明在泉,燥淫所胜,病嗌干面尘。
又云∶金郁之发,嗌干面尘,宜治以湿剂是也。
二曰火。经云∶少阳之复,厥气上行,面如浮尘,目乃 ,治以寒剂是也。
针灸 面尘皆取肝胆二经。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病甚则嗌干面尘脱色。又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
病甚则面微有尘,皆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目录>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篇名>面赤属性:〔《难》〕心外证,面赤,口干,善笑。(十六难)
〔垣〕面赤为邪气怫郁在经,宜表不宜下。
仲景云∶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以郁冒汗出而解,此面赤亦表而解也。
运气 面赤皆属寒。经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面赤目黄,治以热剂是也。
针灸 面赤皆取心主。经云∶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面赤目黄,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目录>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篇名>面黄属性:(治法见黄胆门)
〔《难》〕脾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十六难)
〔《素》〕阳明经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诊要经终篇)
<目录>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篇名>面白属性:〔《难》〕肺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十六难)
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全文见治虚实法。)
〔垣〕巴戟丸 治肺病,面白不悦,则为脱气脱血,脱津脱液,脱精脱神。(方见梦遗。)
脉紧者,寒也。或面白善嚏,或面色恶,皆寒也。以羌活、防风、甘草、 本四味泻足太阳,少加附子以 通其脉,面色恶悲恐者,更加桂、附。
太阳终者戴眼,反折螈 ,其色白,绝汗出。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HT 绝系,其色青白。(以上全文见诊生死法。)
<目录>卷之二十五·脾胃部\面<篇名>面黑属性:(若身黄面黑于黑疸求之)
〔《难》〕肾外证,面黑善恐欠。(十六难)
〔罗〕阴出乘阳。一妇人年几三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 状,又不欲食,气短而促。大抵心肺在上,行荣卫而光泽于外,宜显而藏。肾肝在下,养筋骨而强于内,当隐 而不见。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