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38-医学纲目-第265页

子(各钱半) 连翘 肉桂(各一钱) 黄 当归梢(各二钱) 黄柏 甘草(炙。
各五分) 升麻(七分)
作一帖,好酒一盏半,煎至一盏,大温,空心食消尽服之,少时,以早膳压之,使不令大热 上攻,犯上中二焦也。
贾德茂,男十岁,四月天气大热,于左足大腿近膝股内,足厥阴肝之经,少侵足太阴脾之经 分出附骨疽,不辨肉色漫肿,皮泽木硬,痛势甚大,其脉在三部细弦,按之洪缓,略有力。
黄 (二钱) 柴胡梢(一钱) 羌活(五分) 连翘(一钱二分) 肉桂(三分) 土瓜根(三分)
生地(一钱) 黄柏(酒洗,二分) 当归尾(七钱半)
上作一服,酒一盏,水三盏,煎至一盏,空心热服,一服愈。
〔垣〕\x内托荣卫汤\x治风湿热郁其手足少阳,致血脉凝逆,使荣卫周身元气消弱。其风热滞 于下,其面色必赫赤而肿,微黯色。风木之性上冲,颜必忿色,其人多怒,其疮之色亦赫赤肿硬 微带黯色,其疮之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其脉洪缓而弦,宜发其汗而通其荣卫,则邪气 去矣。
黄 桂枝(各五钱) 防风 羌活 黄芩 当归(各一钱半) 连翘 柴胡(各二钱)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苍术 红花(各三钱)
上 咀,只作一服,水酒各一大盏,同煎至一盏,温服。
上九方,皆东垣及罗谦甫、丹溪随痈疽所发分野制之也。其方皆以发表为先,不过一二服 而愈。如痈疽发在太阳经分野,必用防风、羌活;阳明经分野,必用香白芷、升麻;少阳经分 野,必用柴胡;太阴经分野,必用芍药、升麻;少阴经分野,必用独活;厥阴经分野,必用青皮、
柴胡;皆以桂佐之。身半以下者,
必用酒水多,熟煎之,空心服,使药下行。身半以上者,必用酒水少,带生煎之,临卧服,
使药上行。脉细小无力,必于本经药中加辛热剂;服洪大有力,必于本经药中加苦寒剂。随症加减,
活泼泼地,其效如神,真良医也。
〔涓〕\x缩毒金粉散\x治但疼痛,不急胀。
干葛 甘草 郁金 川芎 栝蒌根 白芷 上等分,并生为末,每一钱,温酒入蜜调下,不拘时。此药大散五脏积毒凝滞,日三服。
〔垣〕\x羌活当归汤\x治脑疽。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归身(酒浸) 甘草(炙。各一两) 羌活 黄柏(酒浸)
连翘(各五钱) 泽泻 独活 本(各三钱) 防风 栀子仁(各五分)
上 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先浸一时许,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大温服,食后,
日二服。和渣计六服,三日服尽。去渣,清药调下后槟榔散。
\x槟榔散\x用槟榔为细末,将羌活当归汤调下。
\x黄柏当归汤\x治背疽。
黄柏(炒,七钱) 黄芩(炒) 当归身(炒) 甘草(炙。各一两) 黄连(炒) 防风(各五钱)
泽泻 山栀 知母 地骨皮(各三钱) 连翘(五分)
上 咀,分作四服。每服水一小碗,浸一时许,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调下槟榔散,
大温服与前药同。
〔丹〕吕孺人,恶寒发热,腹上有小疽,此血少有热,与此药。
白术 川芎(三钱) 赤芍药 连翘(二钱半) 陈皮 防风 黄芩(二钱) 木通(一钱半)
甘草(五分)
分五帖,水煎服。
〔丹〕治好酒妇人,用酒煨大黄,取汗。(法见膏粱条。)
〔《精要》〕\x十宣散\x 人参 当归 黄 (各二两) 川芎 防风 浓朴 桔梗 官桂 甘草 白芷(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加至六钱止,热酒调下,日数服,以多为妙。不饮酒者,用木香 浓煎汤下,然不若酒力之胜也。许学士云∶此方得于都下异人,济苦者不可计数。
陈无择谓此药在第四节服者非也,早服中病者,必消散。
〔罗〕千金托里散 治发背疔疮。(方见疔疮。)
〔涓〕\x托毒散\x治痈疽初起高肿,发痛不定,喘息气粗。
附子(一枚,炮,去皮尖) 当归 麻黄 甘草 官桂 川芎 羌活 石苇 龙胆草 上九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三片,盐少许,同煎。
〔丹〕一男子年五十余,形实色黑,背生红肿,近胛骨下,痛甚,脉数而洪紧,食亦呕。正冬 月与麻黄桂枝汤,加酒黄柏、生附子、栝蒌子、甘草节、羌活、青皮、人参、黄 、半夏、生姜,
六帖而消,此非内托之意欤。
〔《精》〕\x五香汤\x 木香 沉香 麝香 乳香 丁香 粉草 人参 黄 犀角 上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不拘时。
\x五香连翘汤\x 乳香 甘草 木香 沉香(各三分) 丁香(半两) 连翘 射干 升麻 黄 木通 桑寄 生(如无,升麻倍之) 独活(各三分) 麝香(一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大便秘者,加大黄。
\x内托散\x(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