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9-仁术便览-第32页

少,先煮二味熟,去渣,下芒硝,再煮二三沸,以利为度,未利 再服。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六味地黄丸】
属性:治下消。见虚损门。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栝蒌丸】
属性:治消渴。用栝蒌根薄切,用人乳汁拌蒸,竹沥拌晒,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噙化,或 丸小丸,每服百丸,米饮下。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忍冬丸】
属性:治消渴既愈之后,须预防发痈疽之患。用忍冬草不拘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置瓶罐内,
用无灰好酒浸,以糠火煨一宿,晒干,入甘草少许,研为细末,以所浸酒打面糊为丸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温酒米饮任下。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麦门冬饮子】
属性:治膈消胸满心烦,津液短少,消渴。
五味子(五分) 知母(一钱) 甘草(炙,三分) 栝蒌仁(五分) 人参(一钱) 干 葛(五分) 生地黄(八分) 茯苓(七分) 麦冬(一钱)上水二钟,竹叶十四片,煎 一钟,温服。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清心连子饮】
属性:治渴而小便浊,或涩。见白浊门。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六一散】
属性:又名神白散。治真阴素被虚损,多服金石等药,或嗜炙爆咸物,遂成消渴。用温水调服,
或大渴饮冷者,新汲水调尤妙。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三黄丸】
属性: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
春三月 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一两)
秋三月 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 黄芩(二两) 大黄(五两) 黄连(三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为细末,炼蜜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加七丸,服 一月愈。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加减钱氏白术散】
属性:治消渴不能食。
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炙) 枳壳(炒。各半钱)藿香(一钱) 干葛(二钱) 木 香五味子 柴胡(各三分) 上作一服,水煎服。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茯菟丸】
属性:治三消渴通用。
菟丝(酒浸,十四两) 北五味子(七两) 白茯苓(五两) 石莲肉(三两)
上为末,用山药六两为末,作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目录>卷二\消渴<篇名>【王泉丸】
属性:治消渴小便频数。
麦冬(去心) 人参 茯苓(去皮) 黄 (半生半蜜炙) 乌梅(去核) 甘草(各 一两) 栝蒌根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一丸,温汤嚼下。
<目录>卷二<篇名>伤食属性:伤食恶食,胸中有物,宜导痰补脾,用二陈汤加白术、山楂、川芎、苍术服之。右手气 口脉必紧盛,胸膈痞塞,噫气如败卵臭,亦有头痛发热,但身不疼,伤食必恶食,心口按之 必刺痛。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连实平胃散】
属性:治伤食发热困倦,心口按之刺痛,服之立效。
黄连 枳实 山楂 神曲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上锉,水二钟,煎八分,通口服。如虚弱加白术,甚则加人参。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枳术丸】
属性:治痞,消食,强胃。
白术(去梗炒,四两) 枳实(去穣,麸炒,二两)
上为末,荷叶包烧糯米饭,研为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此药久服,
能使人胃气强实,虽过食而不能伤也。若加陈皮一两,名陈皮枳术丸,治老幼元气虚弱,饮 食不消,或脏腑不调,心下痞闷。若加陈皮一两,酒浸炒黄连一两,名橘连枳术丸,补脾和 胃,泻火消痰。若加半夏一两,名半夏枳术丸,治因冷食内伤。若加炒神曲、炒麦芽面各一 两,名曲 枳术丸,治勉强多食,致心腹满闷不快。若加木香一两,名木香枳术丸,破滞气,
消饮食,开胃进食。若加黄芩四两,酒炒大黄、煨神曲、炒陈皮各二两,名二黄枳术丸,治 伤肉食湿面,辛辣味浓之物填塞,闷乱不快,以蒸饼为丸,各量所伤服之。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加味二陈汤】
属性:治伤食恶食,胸中有物,宜导痰健脾。
二陈汤加白术 山楂 川芎 苍术 水煎服。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保和丸】
属性:治食积脾胃虚者,以补药下之。
山楂(蒸去核,二两) 神曲(炒)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萝卜子(炒) 陈皮 连 翘(各五钱)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备急丸】
属性:治饮食过多,心腹胀满,或疼痛皆治。
大黄 干姜 巴豆(去皮油。各一两)
炼蜜丸,捣千杵,小豆大,量大小人与之,酒下。
<目录>卷二\伤食<篇名>【葛花解酲汤】
属性:治酒客病,令上下分消其湿。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