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亦颇有发 明。然治病自以脉证为主。拘泥司天在泉。终无当于经旨也。
〔楼氏(英)运气类注〕四卷 存 〔王氏(三杰)运气指明〕二卷 未见 〔亡名氏运气总论〕一卷 未见 按上二书,见于澹生堂书目。
〔亡名氏运化玄枢〕未见 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吕氏(夔)运气发挥〕未见 按上见于江阴县志。
〔邵氏(弁)运气占候补汇〕未见 按上见于图书集成。
〔董氏(说)运气定论〕一卷 未见 四库全书提要曰。运气定论一卷。明董说撰。是编凡四论八图。辨素问所论运气。当在六元正纪大论。原文 久佚。故晋皇甫谧作甲乙经。隋全元起注素问。皆云亡失。唐王冰始私采阴阳大论七篇补之。诡云秘藏旧本。刘 守真杨子建递变其说。亦皆乖谬。因着此书以辟之。定以六气为经。五运为纬。气静运动。上下周流。天始于甲。
地始于子。数穷六十。循环无端。其说甚辨。然运气之主病。犹分野之占天。以为不验。亦有时而中。以为必验。
又有时不然。天道远。人事迩。治病者求之望闻问切。参以天时地气。亦足得其概 矣。正不必辨无证无形之事也。
〔石氏(震)运气化机〕未见 按上见于武进县志。
〔钱氏(宝)运气说〕未见 按上见于镇江府志。
〔张氏(三锡)运气略〕一卷 存 〔李氏(中梓)运气考〕未见 按运气之说。出于王冰补素问七篇。而见于褚澄遗书。然则运气之说。起于六朝间者乎。褚书盖萧渊所根据托 也。隋萧吉五行大义。上自经传。下至阴阳医卜之书。凡言涉五行者。莫不搜辑。特至五运六气。胜复加临之义。
则片言只字。无论及者。其起于隋以后。确乎可知矣。其说凑合纬医二书所立。自是一家言。未知创于何人。但 至王冰。采而阑入素问篇内。其说始显。然竟唐代。犹未闻有言之者。及宋杨子建沈存中刘温舒笃信之。以为表 章。然其泛滥不经。与灵素之旨相乖。五变篇。虽有先立其年。以知其时之语。是则岁露篇。所谓三虚三实之义。
与加临胜复等说不同。乃不唯无裨治术。后世医家。为之眩惑。为害不鲜。先子尝于所着医剩。极辨其妄。而古 人亦有议及之者。今采录其说。以备镜考。褚澄遗书曰。尹彦成问云。五运六气。是邪非邪。曰。大挠作甲子。
隶首作数。志岁月日时远近耳。故以当年为甲子岁。冬至为甲子月。朔为甲子日。夜半为甲子时。使岁月日时积 一十百千万。亦有条而不紊也。配以五行。位以五方。皆人所为也。岁月日时。甲子乙丑。次第而及。天地五行。
寒暑风雨。仓卒而变。人婴所气。疾作于身。气难预期。故疾难预定。气非人为。故疾难人测。推验多舛。拯救 易误。俞扁弗议。淳华未稽。吾未之见其是也。黄鲁直通神论序曰。余有方外之友。曰杨介。尝谓五运六气。
视其岁而为药石。虽仲景犹病之也。王履溯洄集曰。运气七篇。与素问诸篇。自是两书。作于二人之手。其立意 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为上编参入素问之中。本非素问元文也。黄仲理伤寒类证辨惑曰。夫运气应时交反 脉者。谓取其加临时日。以诊平人。验其病不生死于将来。非伤寒已病脉之比也。盖伤寒有是证。则有是脉。如 伤寒脉紧。伤风脉缓。是也。有是证。而不见是脉者。故云反之一字也。温舒浦云守真三家之说。岂敢附于仲景 之篇。特后人好事者为之耳。万全痘疹心法曰。运气之论。岐黄之秘旨。专论其年。非谓起病日也。伤寒钤法。
以日起病。归号求方。不惟失轩岐之意。而且乱长沙之法矣。况主客之气。胜复之变。一岁之中。难以逆料。岂 可以是料病吉凶也。信如其言。太乙天符日起病者凶。则太乙天符年有病者。皆不可治也。周礼医圣阶梯曰。运 气治伤寒。以病者之所生。年月日时。合得病之日时。推算五运六气。与伤寒六经证候。无不吻合。谓某日当得 某经。某经当用某药。而以张仲景一百一十有三方。按方施治。如太阳无汗麻黄汤。有汗桂枝汤之类。此无稽之 术。杀人之方也。世之业医者。欺人罔天。动以五运六气为言。殊不知寒毒之气。入人腠理。相搏于营卫之间。
怯者则着而成病矣。壮者气行。实时未病。或过一二日。或过三四日而始觉。则得病之日。无真正之日矣。以此 不真正之日。而谓某日当得某经。某经当用某药。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祸不旋踵。况运气推算。假饶得 真正之日。万无是理耶。予故曰。运气不可适从也。缪希雍本草经疏曰。原夫五运六气之说。其起于汉魏之后乎。
何者。张仲景汉末人也。其书不载也。华元化三国人也。其书亦不载也。前之则越人无其文。后之叔和鲜其说。
予是以知其为后世所撰。无益于治疗。而有误乎来学。学人宜深辨之。予见今之医师。学无原本。不明所自。侈 口而谈。莫不动云五运六气。将以施之治病。譬之指算法之精微。谓事物之实有。岂不误哉。殊不知五运六气者。
虚位也。岁有是气至则算。无是气至则不算。既无其气。焉得有其药乎。一言可竟已。其云必先岁气者。譬夫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