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县志曰。王翼幼颖悟。七岁闻人诵唐诗。一过能历历诵之。八岁善属文。既长日记千言。应进士举。因染疾弃业。遂精医术。疗疾多奇验。旁通律历。尤工于诗。所着有素问注疑难。伤寒歌括。算术若干卷。诗五百余篇。
卷四
医经(四)
〔袁氏(仁)内经疑义〕未见王畿袁参坡小传曰。参坡袁公名仁。字良贵。浙西嘉善人也。洞识性命之精。而未尝废人事之粗。雅彻玄禅之奥。而不敢悖仲足之轨。天文地理。历律书数。兵刑水利之属。靡不涉其津涯。而姑寓情于医。谓可以全生。
可以济人。着内经疑义。本草正讹。痘疹家传等书。百余卷。(一螺集)
〔杨氏(慎)素问纠略〕明志三卷 未见钱谦益曰。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文忠公廷和之子也。七岁作拟古战场文。有曰。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时人传诵。以为渊云再出。正德辛未。举会试第二。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武庙阅天文书。星名注张。又作汪张。下问钦天监及史馆。皆莫知。用修曰。注张。柳星也。历引周礼史汉书以复。湖广土官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入贡。同官疑为三地名。用修曰。此六字地名也。取大明官制证之。嘉靖癸未。修武庙实录。总裁二阁老。尽取稿草。属刊定焉。甲申七月。两上议大礼疏。率群臣撼奉天门大哭。廷杖者再。毙而复苏。谪戍云南永昌卫。投荒三十余年。卒于戍。年七十有二。(列朝诗集)
按是书。升庵外集等不载。且与朱震亨书同名。先子尝疑之。贺藩大高知道。(元哲)曰。恐是升庵序震亨书者。修明志时。仍致误欤。
此说亦有理。
〔高氏(士)素问快捷方式〕三卷 未见〔郑氏(晓)素问摘语〕未见按上二书。见于浙江通志书目。
〔蔡氏(师勒)内经注辨〕未见黄省曾序曰。尝谓医之道也。原详经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也。尝草木水火致剂。以救夭伤也。非圣人者神而明之。其谁与此。故曰。医者生生之具。圣人所以寿万民。而登之天年者也,农黄以来。其法已久。考其嗣流。则周之矫之俞之卢。秦之和之缓之 。宋之文挚。郑之扁鹊。汉之楼护阳庆仓公。皆以黄帝之书相为祖述。
其仓公诊切之验,独幸详于大史。而候名脉理。往往契符于素问。以是知素问之书。其文不必尽古。而其法则出于古也信然矣。其言情状也有冯。其处刺疗也有响。得之者。为上工。为国手。失之者。为毒师。为庸姓。历百世而莫之或违者也。在姬之代。尚有岁终之稽。十而失一。即次其食。故其法得以不堕。今之医也。茫然于天地之纪。宪无所畏。师无所传。一惟肆炮纵舍。以规偶中之利。故愈也剧之。生也死之者。殆相望也。予素多病。
不得于医。而思精其法。未暇也。山人蔡师勒氏有道。而复志于医。乃块处于毛公之坛者。二十年。先治其法。
翻阅之久。遂不满于启玄之注。时有所得。因系之辨。若师勒者。可谓卓然斯流之上者矣。虽然启玄亦非妄而作者。其师玄珠先生异人也。洞明素问之奥。乃密授秘旨。故启玄奉其师说太过。不为无疵。观其询谋得失之云。
则斯辨也。亦启玄之所以望于后人也。(五岳山人集)
〔徐氏(春甫)内经要旨〕二卷 存自序略曰。予尝谓操舟必资于剡木。而射者必以彀。医之有道古也。自神农氏开其天。黄帝氏继天创始。与其臣岐伯。着内经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自唐及宋。屡诏名家。校正徒勤。而真传靡获。方书种种。汗牛充栋。奚益哉。甫本庸愚。辄不自忖。乃敢因滑氏之钞目。而益以诸贤之钩玄。提注详明。辨释条达。HT 名曰内经要旨。而于黄岐之神圣。历代之精英。虽不足以窥其阃奥。而宏纲大旨。似有得其门而入者。通方大哲。幸鉴管蠡之见云。嘉靖丁巳仲春既望。
祁门县志曰。徐春甫字汝元。汪宦门人医家书无所不窥。着有古今医统。医学快捷方式。居京邸求医甚众。即贵显者。不能旦夕致。授太医院官。
〔万氏(全)素问浅解〕未见按上见于痘疹世医心法自序。
罗田县志曰。万全字密斋。精医。治病全活甚多。着有保命歌括。养生四要。育婴家秘。广嗣精要。痘疹启微。行世。
〔徐氏(渭)素问注〕佚陶望龄徐渭传略曰。徐渭字文长。山阴人。九岁能属文。年十余。仿扬雄解嘲。作释毁。为诸生。胡宗宪督浙江。招管书记。时方获白鹿海上。用渭表以献。上大嘉悦其文。宗宪以是益重之。时督府势严重。文武将吏。
庭见无敢仰者。而渭弊巾浣衣。直入无忌。宗宪常优容之。渭亦矫节自好。无所顾请。及宗宪逮。虑祸及。遂发狂疾。坐系狱中。以言者力获免。及老贫甚。鬻文自给。人操金请诗文书绘者。值其稍裕。即百方不得。遇窘时乃肯为之。渭尝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所着文长集阙篇。樱桃馆集。各若干卷。注庄子内篇。参同契黄帝素问。
郭璞葬书。四书解首。楞严经解。各数篇。(文集)
〔周氏( )素问注〕未见聊城县志曰。周 儒医。顺天人。居郡城。授太医。院御医。所注素问诸书。
〔翁氏(应祥)内经直指〕未见乐清县志曰。翁应祥西乡人。本以儒者教授。雅知医。精于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