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0-世医得效方-第38页

酒香是效。(方见诸疝类)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诸积属性:\x卢氏感应丸\x 治虚弱人久积,不可直取,宜此药。多用蜡匮,庶使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 又有脾气偏虚,饮食迟化,止宜助脾养胃,不须用克化药,自然平复。又名神木香 黄蜡(真者,十两) 巴豆(百粒,去皮尖,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槌透再易纸,至油 尽成白 香(湿纸裹 (研,三钱) 百草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并为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 两于 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秋冬用一两半,大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 酒煮糊同蜡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 后方可服。如服,旋丸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无碍。此药以蜡多虽难 丸,然丸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时候。治豆积,香苏散三钱,
水一盏煎服,加白芥子一撮,炒,研入用。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诸积属性:大抵治积,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
\x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丸\x 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 乳吐泻,或复迟涩,赤白脓血相杂。米壳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 又能消化酒毒。
肉豆蔻 川姜(炮) 百草霜(各二两) 木香(一两半) 荜澄茄 京三棱(炮。各 一两)
巴豆 (各一 两)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 内和 粟米 \x红丸子\x 治冷积停滞腹痛。淡姜汤下三十丸。(方见 疟类。)
\x缩砂香附汤合和平胃散\x 治食积,食前苏盐汤调服。(方见诸气脾胃类。)
五积散、香苏散 合和,亦治冷积。生姜煨、葱白、乌梅煎,空心服。(方见伤寒阴证 及和 握药∶宣积。
巴豆 干姜 韭子 良姜 硫黄 甘遂 白槟榔(各等分)
上为末,研饭为丸如中指头大。用时早朝用椒汤洗手了,麻油涂手掌中,握药一丸,移 时便 利药∶荡积。
巴豆(一百粒,去壳,水洗四十次) 五灵脂 白姜 赤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冷茶清五更初服。或欲泻止,冷水洗手、面、脚 三处 \x万金丸\x 治诸般食积气积,血气蛊胀之类。
石菖蒲去根节,锉如米大,半斤重,斑蝥半斤重,去足翅,同菖蒲慢火炒,不可烧了,
如菖 用 加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肥气丸\x 治肝之积,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呕逆, 疟,
月不已,其脉弦而细。
青皮(炒,二两) 当归须 苍术(各一两半) 蓬术 三棱(切) 铁孕粉(各三两。
与三 棱、
上为末,醋煮米糊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当归浸酒下。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伏梁丸\x 治心之积,起于脐,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 其脉沉而芤。
茯苓 浓朴(姜汁炒) 人参 枳壳(麸炒,去穣) 白术 半夏(洗七次) 三棱(慢 火煨热,
上等分为末,煮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二十丸,食前,日两服。作末,酒调服,绝胜。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痞气丸\x 治脾之积,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瘅,饮食不为肌肤。心 背,背痛彻心,脉浮大而长。
大乌头(一分,炮,去皮尖) 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赤石脂( ,醋淬) 川 椒(炒出汗)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渐加丸数。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息贲丸\x 治肺之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热,气逆,喘嗽,发为肺痈 脉浮而毛。
半夏(汤洗,七次) 吴茱萸(汤洗) 桂心(各二两半) 甘草 桑白皮(炙) 葶 苈(炒。各二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奔豚汤\x 治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上下无时。久久不已,病喘逆,骨痿,
其脉沉而滑。
甘李根皮(焙干) 干葛(各一两一分)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黄芩(各 二两) 半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服。
灸法∶卒厥逆上气,气攻两胁,心下痛满,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气。先急作汤,以浸两 手足 门百 脐季 <目录>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五积属性:\x散聚汤\x 治久气积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 痛,攻刺腰胁,上气窒塞,
满闷,小腹 胀,大小便不利,或复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