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车前子一钱,陈米一撮。暑月,虚 半钱,生姜五片,亦名六和汤。解暑和脾胃,加人参、陈皮、白术、白茯苓、黄 、木瓜、
甘草,每料各一两,亦名十味香薷散。伤暑,
热服。常服消暑健脾。或为末炼蜜为膏,酒服 用。)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伏暑,发热作渴,呕吐恶心。及年深暑毒不瘥。
黄连(一斤,去须) 酒(二升半)
上将黄连以酒煮干为度,焙为末,用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又治伤 酒过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伏暑泄泻如水,及治中暑。(方见后痼冷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伤暑外热内渴,于内更加生姜三片,乌梅一个,麦门冬三十粒去心。煎服,不 (方见前伤寒阳证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方见前伤寒通治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伤暑复感冷,及内伤生冷呕吐。(方见痰饮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伤暑迷闷,及泄泻霍乱作渴,立效。亦能解诸毒。
白矾 五倍子 乌梅(去核)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入飞罗面四两拌匀。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虽平日不敢饮冷者,服之不妨,
真有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暑属性:治伤暑,潮热烦渴,小便不利。(方见后泄泻类。)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灯心二十茎,麦门冬二十粒去心,淡竹叶十皮,车前穗五茎煎,
不拘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加苍术、川芎、白芷、木瓜对合,各用四钱,生姜三片,煎服。日近远年伤湿,倦 虚损,多服取效。(方见前伤寒和解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伤湿鼻塞身痛。
黄 (微炙) 辣桂(各二两) 甘草(炙,二两) 白芍药(六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伤湿,益脾顺气。加茯苓一两,生姜每服三片。(方见后时疫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伤湿,大小便自利。(方见后中湿类。)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湿气瘀热发黄,小便秘涩,渴引水浆。
茵陈(一两半) 大黄(半两) 小红栀子(十枚)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身重,腰冷痹,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而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
甘草(炙) 白术(各二两。去芦)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去皮)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伤湿属性: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重疼,发热恶寒,或小便秘涩,大便 或汗出衣里湿渍得之,腿膝或肿,小便利,反不渴。
苍术(米泔浸) 白术(去芦) 甘草(炙。各二两)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 陈 皮丁香(
上锉散。每服四钱,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或腹膨 腰脚 瓜蒂搐鼻法∶治伤湿鼻塞头疼。瓜蒂不以多少。 咀为细末。口含水,搐一字许入鼻中,
流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中寒属性: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为 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渣,不以时服,口噤则斡开灌之。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中寒属性: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腹燥 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上 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渣,食前服。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
入 木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中暑(又名中)
属性: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身热恶寒,头疼,状如伤寒,或往来寒热,烦躁渴甚 泄泻。常服,去暑毒,分阴阳。
硫黄 硝石(各一两) 雄黄(通明者) 滑石 白矾(各半两) 寒食面(四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渐加至二十丸,新汲水下。昏塞不知 人事 <目录>卷第二\大方脉杂医科<篇名>中暑(又名中)
属性:治中暑,身热呕吐,热泻赤痢,癃闭涩痛,利小便,益精气,通九窍六腑,消蓄水 渴,除烦热心躁,百药酒食等毒。解疫疠及两感伤寒。及妇人下乳催生,兼吹乳、乳痈 妇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