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皆佳。忠襄叙先生《自编年谱》,有云:“不必尽谢世网而遗荣利,自具修然物外之概,性既定而逃诶全。此其所以难能而可贵也。”又“世固未有厚于其亲,而不推其仁爱以及于人者也,亦未有薄于其亲,而厚于他人者也。”语极警切。
东坡先生一日在学士院闲坐,忽取纸笔写“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大书、小楷、行、草书凡七八纸,掷笔太息曰:“好!好!”遂散之于左右给事者。又东坡爱杜牧之《华清宫诗》,自言已为人写过三四十本,其精勤如此。
刘后村诗:“黄童白叟往来忙,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陆放翁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郎。”两诗只首句不同,岂放翁剿袭后村之句耶?
瞿宗吉先生谓:“元朝诸人诗,虽以范、杨、虞、揭并称,然光芒变化、诸体咸备,当推道园,如宋之有坡公也。”潘彦复先生则谓:“道园诗乍观无可喜,细读之,气苍格迥,其妙总由一‘质’字生出。‘质’字之妙,胚胎于汉人,涵泳于老杜。其长篇铺叙处,虽时仿东坡,而无其疏快无余之弊。”吾以为瞿评道园“光芒变化”似不甚切,不如潘评之为“气苍格迥”也。
光绪戊子李越缦夫人病故,先生作悼亡诗十四首,有“四十七年前合卺,三杯冷奠了平生”。又“而今鸡骨支杖,恸告灵床总不膺”。又“从头细数平生事,那有欢怀一响同”。末首收两句:“只须收拾残年泪,钟动鸡鸣各自休。”皆极沉痛。是年腊月,先生六十岁,缪仲英观察祝联云:“著书十余万言,此后更增几许;上寿百有廿岁,至今才得半云。”先生极赏之。
黄谷原山水画册十幅内,一幅题云:“坐久谈深天渐晓,红霞冷露满苍苔。”十四字极清深幽峭之观。
钞旧作数首,托瑾存转呈陈散愿先生。昨奉评回云:“抒写胸臆,格淡气逸,不假雕饰而自臻浑灏流转之胜境。丁丑初春散原老人三立题记。”老人奖励后学有褒无贬也。
杨诚斋《至后入城道中杂兴》云:“大熟仍教得大晴,今年又是一升平。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村村打稻声。”“畦蔬甘似卧沙羊,正为新经几夜霜。芦菔过拳菘过膝,北风一路菜羹香。”越缦老人极赏之。
廉南湖先生悼亡联:“流水夕阳,到此方知真梦幻;孤儿弱女,可堪相对述遗言。”又:“我实负君,回头事事应追悔;生不如死,此恨绵绵那得知。”不假雕饰,直摅胸臆,真挚之作也。
门人东莞张次溪自题《燕归来移图卷》诗多首,或隐有所指,或羌无故实,不可知也。兹记其两首云:“彩云半壁隔蓬山,梦断潇湘洛浦间。怕听深宵添絮语,铜千无奈译郎擐。”“一龛璎珞委横塘,冷篆何堪自引香。却为蕉栏破岑寂,轻寒未忍怯空房。”惝恍迷离,奇怀幽怒,《骚》《雅》之遗也。
日前李木斋先生逝世,邓孝先、傅沅叔两太史各有挽联,邓云:“问学如钱潜研、卢抱经,阐导宗风为今代人师之冠;藏书比杨海源、黄士礼,校仇史义非吾侪小子所能。”傅云:“公为光宣人物之冠,宇内大名垂,虽晚膺疆节,频赋黄华,经世闳才终未竟;我受文字恩知最旧,暮年风义笃,举典籍鉴藏,丹铅校录,平生遗绪幸能承。”均极推崇也。
虞伯生《家兄孟修父输赋南还》,前半首云:“大兄五月来作客,八年不见头总白。五人兄弟四人在,每忆中郎泪沾臆。我家蜀西忠孝门,无田无宅惟书存。兄虽笺库实父荫,弟窃微禄承君恩。文章不如仲氏好,叔氏最少今亦老。五郎十岁未知学,嗟我何为长远道。诸儿读书俱不多,又不力耕知奈何。忧来每得二三友,看花把酒临风哦。”又《题柯博士画》:“矶头风急潮水长,蒹葭苍苍系鱼榜。青山一发是江南,白头不归神独往。幽篁绕屋茅覆檐,木叶脱落秋满帘。买鱼沽酒待明月,定是黄州苏子瞻。”两诗虽超浑不如李、杜,豪宕不如苏、黄,而情韵优美,使人诵之不厌,不愧为大家也。
李越缦先生之先人家训楹联云:“多积德,多读书,多吃亏,以多为贵;寡意气、寡言语、寡嗜好,欲寡未能。”此确是老先生语。若今之所谓智者,对于“多吃亏”三字,必有是非之辨,不以徒吃亏为是也。
越缦先生《先德天山公京邸冬夜梦亡内》四绝句之一云:“梅花奥里一株松,泉路他年与子同。笑看儿孙浇麦饭,满山寒雪纸钱风。”极凄清之致。
蔡松坡将军故后,杨子挽联:“魂魄异乡归,于今豪杰为神,万里江山皆雨泣;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江。”郭霞紫云:“不才曾作《美新》文,倘骂父寇贼仇仇,苦难下笔;英雄本是寻常物,能舍得高官厚禄,乃足成名。”彭少衡云:“万方多难此登临,把酒话沧桑,试看莽莽风云色;三年奔走空皮骨,哀时问词客,谁识悠悠天地心。”石广权云:“子为柱国元勋,倘早薨二十年前,八座荣哀动朝野;家有回天伟业,乃贫居八百里外,一门衰盛系乡邦。”
曾忠襄平江南后家居。时有朱暝庵者,流寓长沙。岁暮贫甚,榜诗于门曰:“申椒零落菊英残,从古潇湘作客难。连日市门三尺雪,更无人记问袁安。”忠襄闻之,叹曰:“此我辈之责也。”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