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108-瓯北诗话-清-赵翼-第38页

句矣。
  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群彦多受其官,青丘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於僭伪,已有卓识。及洪武初召修《元史》,史成,令授诸王经,旋擢户部侍郎,青丘畏祸,力辞而归,可谓明哲保身矣。乃又以诗文召祸,何其不自检耶!按《上梁文》不可见,而集中尚有《郡治上梁》诗一首云:"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
  南山久养干器,东海初生贯日虹。欲与龙庭宜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归广庇中。"
  志光所作传,谓"启与饶介为诗文交,最相契。他定交者,又有王彝、杨基、杜寅、张宪、张羽、周砥、王行、宋克、徐贲,皆不羁才"云。《明史王行传》载"北郭十才子",则高启、王行、徐贲、高孙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今按青丘《怀十友诗》,则张羽、杨基、王行、宋克、徐贲、王彝、余尧臣、陈则、吕敏及僧道衍。而与贲赠答尤多:五古有《同徐山人贲过妙莲佛舍》一首,《怀徐七一》首,《雨中留徐七》一首,《送徐七往蜀山书舍》一首,《次徐山人与倪林赠答诗韵》一首;七律内有《期徐七游岩》一首,《答徐记室病中作》一首,《徐记室北归见访南渚》一首;七绝内有《戏和徐七卧闻邻家酒槽声之作》一首,《寒夜逢徐七》一首,《读徐七北郭集》一首,《徐记室谪钟离归同登东丘亭》一首,《徐记室客京师余至京而记室已归》一首。此可见二人踪迹之密也。此外,则道衍亦最厚。五古内有《答衍师见赠》一首;七古内有《和衍上人观梅》一首;五律内有《赋得履送衍上人》一首;七律内有《衍师见访锺山里第》一首,《送衍师还相川》一首,《咏梅次衍师韵》一首。是时道衍方以诗与诸才士角逐名场,固未知後来为佐命功臣也。
●卷九
○吴梅村诗
  高青丘後,有明一代,竟无诗人。李西涯虽雅驯清澈,而才力尚小。前、後七子,当时风行海内,迄今优孟衣冠,笑齿已冷。通计明代诗,至末造而精华始发越。陈卧子沉雄瑰丽,实未易才;意理粗疏处,尚未免英雄欺人。惟钱、吴二老,为海内所推,入国朝称两大家。顾谦益已仕我朝,又自托於前朝遗老,借陵谷沧桑之感,以掩其一身两姓之惭,其人已无足观,诗亦奉禁,固不必论也。梅村当国亡时,已退林下,其仕於我朝也,因荐而起,既不同於降表佥名;而自恨濡忍不死,天地之意,没身不忘,则心与迹尚皆可谅。虽当时名位声望,稍次於钱;而今日平心而论,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後腔调,而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非如学唐者之徒袭其貌也;一则庀材多用正史,不取小说家故实,而选声作色,又华艳动人,非如食古者之物而不化也。
  盖其生平,於宋以後诗,本未寓目,全濡染於唐人,而已之才情书卷,又自能澜翻不穷;故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若论其气稍衰飒,不如青丘之健举;语多疵累,不如青丘之清隽;而感怆时事,俯仰身世,缠绵凄惋,情馀於文,则较青丘觉意味深厚也。
  梅村身阅鼎革,其所咏多有关於时事之大者。如《临江参军》、《南厢园叟》、《永和宫词》、《雒阳行》、《殿上行》、《萧史青门曲》、《松山哀》、《雁门尚书行》、《临淮老妓行》、《楚两生行》、《圆圆曲》、《思陵长公主挽词》等作,皆极有关系。事本易传,则诗亦易传。梅村一眼觑定,遂用全力结撰此数十篇,为不朽计,此诗人慧眼,善於取题处。白香山《长恨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韩昌黎《元和圣德诗》,同此意也。
  王阮亭选梅村诗共十二首,陈其年选十七首,此特就一时意见所及,尚非定评。梅村之诗最工者,莫如《临江参军》、《松山哀》、《圆圆曲》、《茸城行》诸篇,题既郑重,诗亦沉郁苍凉,实属可传之作。其他情别趣,如《松鼠》、《石公山》、《缥缈峰》、《王郎曲》,摹写生动,几於色飞眉舞。《直溪吏》、《临顿儿》、《芦洲》、《马草》、《捉船》等,又可与少陵《兵车行》、《石壕吏》、《花卿》等相表里,特少逊其遒炼耳。
  梅村古诗胜於律诗,而古诗擅长处,尤妙在转韵。一转韵,则通首筋脉,倍觉灵活。如《永和宫词》,方叙田妃薨逝,忽云:"头白宫娥暗颦蹙,唐知朝露非为福。宫草明年战血腥,当时莫向西陵哭。"又如《王郎曲》,方叙其少时在徐氏园中作歌伶,忽云:"十年芳草长洲绿,主人池馆空乔木。王郎三十长安城,老大伤心故园曲。"《雁门尚书行》,已叙其家殉难,有幼子漏刃,其兄来秦携归,忽云:"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於此葬蓬蒿。"益觉回顾苍茫。此等处,关戾一转,别有往复回环之妙。其秘诀实从《长庆集》得来;而笔情深至,自能俯仰生姿,又天分也。惟用韵太泛滥,往往上下平通押。如《遇刘雪舫》,则真、文、元、庚、青、蒸、侵通押;《游石公山》,则支、微、齐、鱼通押。他类此者甚多,未免太不检矣。按《洪武正韵》有东无冬,有阳无江,於《唐韵》多所并省;岂梅村有意遵用,以存不忘先朝之意耶?
  七律不用虚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