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举不知困。比春云始。平履忽亏。荷高明之博临。膺厚顺之丕拥。宗社降福。士民输忠。眇眇之躬。遄臻于绥乂。便便之政。率遂于讲修。虽属水潦构灾。河流移道。眷言万国。咸克妥安。邦经所繄。朕力何有。亶兹循省。弥用战兢。秋凛戒期。农收毕务。诞询故事。参绎前猷。约郊壝之仪。严路廷之制。工师虔巩。物品晏清。祗罄诚忱。洁伸款见。上以答本元之开佑。下以蕲生聚之乐康。寖通明灵。交示肸蚃。宜与兆庶。共均休嘉。式覃涣汗之恩。仍易纪年之号。以孚神贶。以顺物宜。可大赦天下。宜改至和三年为嘉祐元年。于戏。崇配侑之经。所以迪宣纯孝。布宽仁之法。所以昭格大和。先朝茂规。有国常典。更赖明廷百辟。皆谨乃官。率土群黎。各安其业。康助盈成之化。永跻仁寿之风。
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二十四
典礼九
明堂一
杂诏
明堂合祭天地太祖太宗真宗配日月河海诸神悉如圜丘从祀诏皇祐二年三月乙丑
明堂之礼。前代并用郑康成王肃两家义说。兼祭昊天上帝。已为变礼。国朝自祖宗已来。三岁一亲郊。即遍祭天地。而百神靡不从。故太祖皇帝雩祀、太宗真宗皇帝祈谷二礼。本无地示位。当时皆合祭天地。以祖宗并配。而百神从祀。今祀明堂。正当三岁亲郊之期。而礼官所定。止祭昊天五帝。不及地祇。又配坐不及祖宗。未合三朝之制。况比年以来。水旱地震。稼穑不登。今移郊为大享。盖亦为民祈福。若祭天而不祭地。又祖宗不得遍配。于礼未安。其将来亲祀明堂。宜合祭皇地祇。奉太祖太宗真宗并配。而五帝神州地祇。亦亲献之。日月河海诸神。悉如圜丘从祀之数。以称朕恭事天地祖宗神灵之意。
明堂罢从祀群神诏元丰三年七月丁亥
朕惟先王制行以起礼。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一也。而属有尊亲之殊。礼有隆杀之别。故远而尊者祖。则祀于郊之圜丘而配天。迩而亲者祢。则祀于国之明堂而配上帝。天足以及上帝。而上帝未足以尽天。故圜丘祀天。则对越诸神。明堂则上帝而已。故其所配如此。然后足以适尊亲远近之义。昔者周公之所亲行。而孔子以为盛者也。事载典册。其理甚明。而历代以来。合宫所配。既紊于经。乃至杂以先儒六天之说。此皆因陋昧古。以失情文之宜。朕甚不取。其将来祀英宗皇帝于明堂。惟以配上帝。余从祀群神悉罢。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太皇太后明堂礼成罢贺赐中书门下诏元祐四年
敕。门下。皇帝临御。海内晏安。五经季秋。再讲宗祀。克有君德。以享天心。顾吾何功。获被斯福。今有司因天圣之故事。修会庆之盛礼。将俾文武。称庆于庭。吾自临决万机。日怀秪畏。岂以菲薄之德。自比章献之明。矧复皇帝致贺于禁中。群臣奉表于闱左。礼文既具。夫又何求。前朝旧仪。吾不敢受。将来明堂礼毕。不受贺。百官并内东门拜表。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明堂图御笔手诏崇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朕若先王飨帝之义。严父之礼。布政之居。夏有世室。商有重屋。周有明堂。对越在天。以孝以享。朕承祖宗积累之绪。永惟先帝盛德休烈。惧无以称。而宗祀之报。尚或阙焉。中夜以兴。怵惕靡安。比诏有司。审加论定。具图来上。于礼有稽。追三代之坠典。黜诸儒之异说。作而成之。庶几乎古。朕将秩礼祗载。昭事上帝。右我烈考。敛其五福。用敷锡于庶民。其姚受仁等所奏明堂图议。可依所定营建。唯不得科率劳民。仰并从官给。仍令学士院降诏施行。
建明堂一物以上并从官给御笔手诏政和五年五月十一日
严父配天。国之大典。百世之下。久失其传。考古验今。得其时制。比诏建立。以笃孝思。鸠匠聚材。经始不亟。州郡应办。深恐从期赴功。辄行科扰。人用告劳。可令一物以上。并从官给。勿取于民。般挈运载。优给其直。以称尊事上帝。率见昭考之意。
修建明堂御笔手诏政和五年七月十日
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远而尊故配祖以郊。近而亲故配父于明堂。今三岁一郊。右我烈祖。而宗祀明堂。以配上帝。寓于殿寝。礼盖云缺。朕嗣承先烈。君临万邦。罔极之怀。欲报无所。夙兴夜寐。靡遑宁处。崇祀之初。尝诏建立。去古既远。历代之模。无足循袭。朕万机余闲。黜诸儒臆说。刺经稽古。度以九筵。分其五室。通以八方。上圆下方。参合先王之志。心庶几焉。相方视址。于寝之南。僝工鸠材。自我作古。以称昭事上帝。率见昭考之心。咨尔中外。其体至怀。
明堂制度御笔手诏政和五年八月十五日
明堂之制。自三代以还。有为之君。虽欲稽法先王。终不能如古。盖违经徇俗。惑于众说。失其旨意。朕永惟严父飨帝之礼。尚阙未备。取考工记所载。考其互见之文。得其制作之本。命工伻图。莫不备具。无一不合。夏后氏曰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考夏后氏之制。名曰世室。又曰堂者。则世室非庙。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则度以六尺之步。其堂修十四步。广十七步之半。又曰五室三四步四三尺者。四步益四尺。中央土室也。三步益三尺。木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