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9-诏令奏议

28-宋大诏令集-宋-佚名-第12页

之报。慎微端始。莫或敢承。所请宜不允。
第四表不允批答
省表具之。昔夏禹不自矜能。而闳三代之声。汉光戒诸言圣。而振东京之烈。朕顾循菲德。膺守圣图。亦尝远览其所未形。积思其所不及。盖谦恭抑畏者靡不受多福。夸浮侈大者靡不蹈后虞。今就阳初郊。假庙始祼。大惧无以荐四时之和气。来万国之欢心。乃欲仰慕祖宗之烈光。过迹金石之绝记。祇登宝册。骏腾徽称。岂朕所以答三神之休、法后王之意哉。虽情见忠者之谓报。然文溢美者未易承也。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不允批答
省表具之。朕接神明之统。享平富之图。且三岁亲郊。始严尽物之报。而百辟进旅。率吁在廷之言。考前世之遗闻。慕本朝之故事。将合群灵之祉。荐扬丕册之名。封章五陈。勤恳一志。然自躬庶政。降异相仍。永惟前王。跂德不及。载视琐凉之质。难居尊美之称。虽欲勉从。良不可得。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宰相等上尊号不允批答熙宁元年七月己卯奉天宪道文武仁孝皇帝
朕以薄德。嗣膺基绪。继天理物。常惧弗任。方赖交修。以熙众治。群公卿士。外暨庶黎。欲举鸿名。阶之眇质。臣民归美。为义则多。揣寔揆时。朕犹不敢。
宰相等上尊号第三表谕翰林学士司马光善为答词诏
览卿来奏。深谅忠诚。朕方以频日淫雨。甲申地震。天威彰著。日虞倾祸。被此鸿名。有惭面目。况在亮阴。亦难当是盛典。诚如卿言。今已批降指挥。可善为答辞。使中外知朕至诚。寔乃内顾惭惧。非是欺众。以邀虚名。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熙宁二年四月丁酉
朕揽政以来。于兹三祀。图治不明。灾变屡出。日星凌食。大河决溢。地裂朔陲。生民流徙。今复时雨愆亢。蟊贼食麦。愁叹之声。盈于庐井。夙夜震悼。未究消复之理。二三股肱。内外列辟。不能倾尽忠赤。共为启沃。弭去灾咎。召来嘉祥。反务谀悦。妄称功德之隆。甚非忠且直也。可亟罢此议。勿以虚名浼予。所请宜不允。
宰相等上尊号表不允批答熙宁四年六月庚申
夫道以常无名为尊。乾以不言所利为大。朕所宪焉。至于崇饰徽号。以临四方。非朕之所先务也。方命有司议合宫之配。以昭严父之孝矣。乃当前受宝册自为光荣哉。无使大禹之不矜不伐、汉光武之禁人言圣、独见称于前史也。
宰臣韩绛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熙宁七年七月癸卯绍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
敕云云。朕获绍祖宗之基。已当帝皇之号。内惟菲薄。窃慕往初。惕然忧勤。无以负荷。而公卿多士、夷夏众民。且欲崇上徽名。昭发丕册。况夙戒于斋辂。将亲飨于泰坛。惟时肃恭。敢自尊显。念报上之义。庶言则同。然溢美之称。朕德罔克。适增多愧。难徇所陈。
第二表不允批答
敕云云。朕以谓上则天明。远稽古道。文武大备。以底成功之隆。仁孝显闻。以跻绝德之盛。兹惟二典之懿。寔冠百王之贤。朕仰止潜心。曾未跂及。而群公卿士。过见褒崇。集是光华。作为称号。咸造路屏。再陈囊封。虽归美尽恭。莫非至恳。而循名揣寔。未易克承。维尔臣民。当体予意。
第三表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敕云云。朕闻唐虞之世。君臣吁俞。相与敕戒。以康庶事。未闻有自耀其功德。大为名称。以动天下之听。朕以凉菲。获承皇绪。固以极崇高之位号矣。向者奉郊宗之祀。三事大夫亦屡以徽册来上。而愧不敢从。方且嘉与众贤。夙寤晨兴。以营极治之业。要之万世。建无穷之基。亦有无穷之闻。不犹愈于虚名欤。臣之尊君。义则勤至。朕守弗集。毋烦数陈。
第四表不允批答熙宁七年
省表具之。朕闻皇帝之号。并包三五。高明光大。岂复可加。末流增华。务极徽称。盖有以极治、而徇群下之所请。亦或以否德、而崇浮侈以为荣。朕惟菲躬。嗣守丕烈。上既无祖宗致治之实以配鸿名。下不为后世溢美之文以事虚饰。方与黎献。共图康功。远迩华夷。宜思所以调一镇抚。教化号令。宜思所以緫缉补完。至于习俗末为。若皆可略。当体至意。勿复有云。所请宜不允。
第五表不允仍断来章批答
省表具之。夫臣之爱君。惟义理是悦。下之报上。以诚寔为先。今法度方开更化之端。事物既振积习之弊。功有绪而未就。俗于变而未纯。卿等与其崇溢美之华辞、欲加我虚名之饰。孰若致弼违之一德、以成予愿治之心。乃足以垂裕无穷。比踪前古。尊荣之极。何以尚兹。如其不然。自侈奚益。勉体朕志。毋或屡言。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宰相等表上尊号不允批答熙宁十年七月辛酉奉天宪古文武仁孝皇帝五表终不允
朕帝有天下。于兹十年。夙兴夜寐。以图乂民。然犹惧无以奉天之元。宪古之道。而文武仁孝之烈。未足以绍休前人。勉然于中。庶几及此。而群公多士、诸夏众民。乃欲合是数端。崇上徽号。爱君之诚。义则至矣。浮实之称。朕无取焉。
大礼罢上尊号诏元丰三年七月甲戌
朕惟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各因时制名。用配其实。何为加崇称号以自饰哉。秦汉以来尊天子曰皇帝。其亦至矣。朕承祖宗之休。宅士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