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8-载记

35-高丽史--郑麟趾-第801页

以养之科目以取之今诸州所上学士虑有思乡之人皆令从便去留。 其归宁学生二百七人可赐布一千四百匹愿留者五十三人亦赐 头一百六枚米二百六十五石。" 仍差通事舍人高荣 就客省宣谕赐酒果。 六年八月以前年许还学生无师敎授敎: 选通经阅籍者为经学医学博士于十二牧各遣一人敦行敎谕其诸州郡县长吏百姓有儿可敎学者幷令训戒若有励志明经孝弟有闻医方足用者令牧宰知州县官依汉家故事具录荐贡京师以为恒式。 八年四月敎曰: "大学助敎宋承演南海道罗州牧经学博士全辅仁诲人不倦宜加奬擢承演可超九等授国子博士仍赐绯公服一袭辅仁可赐公服一袭米五十石。 自今凡文官有弟子十人以下者有司于政满迁转之时具录奏闻以为褒贬其十二牧经学博士无一个门生赴试者虽在考满复令留任责其成 量授官阶以为恒式。" 八年下敎申劝十二牧诸州府经学医学博士仍赐酒食。 十一年十二月敎: 有司相得胜地广营书斋学舍量给田庄以充学粮又创国子监。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学校-00-003
穆宗六年正月敎: 令三京十道博士师长奬劝生徒有勤 者录名申闻管内有才学者逐年荐举勿坠恒规。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学校-00-004
文宗十七年八月制: 国子监诸生近多废业责在学官。 自今精加勉励至年终较臧否定去留儒生在监九年律生六年荒昧无成者 令屛黜。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学校-00-005
肃宗七年闰六月宰相邵台辅等奏: "国学养士 费不 实为民弊且中朝之法难以行于我国请罢之。" 不报。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学校-00-006
睿宗卽位制: 三京八牧通判以上及知州事县令由文科出身者兼管勾学事。 二年制曰: "置学养贤三代以降致治之本也。 而有司议论未定宜速疾施行。" 睿宗方向文学遂下此制士类莫不欣然大臣无一人奉承时议惜之。 四年七月国学置七斋周易曰丽择尙书曰待聘毛诗曰经德周礼曰求人戴礼曰服膺春秋曰养正武学曰讲艺。 试取大学崔敏庸等七十人武学韩自纯等八人分处之。 九年二月国子生张仔等六十人诣阙请立国学。 十一年四月制曰: "文武两学国家敎化之根源早降指挥欲令立其两学养育诸生以备将来将相之举而有司各执异论未有定议宜速奏定施行。" 十四年七月国学始立养贤库以养士自国初肇立文宣王庙于国子监建官置师。 至宣宗将欲敎育而未遑。 睿宗锐意儒术诏有司广设学舍置儒学六十人武学十七人以近臣管勾事务选名儒为学官博士讲论经义以敎导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学校-00-007
仁宗朝式目都监详定学式: 国子学生以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及勋官二品带县公以上幷京官四品带三品以上勋封者之子为之。 大学生以文武官五品以上子孙若正从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者之子为之。 四门学生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官七品以上之子为之。 三学生各三百人在学以齿序。 凡系杂路及工商乐名等贱事者大小功亲犯嫁者家道不正者犯恶逆归乡者贱乡部曲人等子孙及身犯私罪者不许入学。 其律学书学 学皆肄国子学律书 及州县学生 以八品以上子及庶人为之。 七品以上子情愿者听。 国子大学四门皆置博士助敎必择经学优长景行修谨堪为师范者分经敎授诸生每授一经必令终讲未终讲者不得改业。 年终计讲授多少以为博士助敎考课等第。 律书 学只置博士律学博士掌敎律令书学掌敎八书 学掌敎 术。 凡经周易尙书周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必令兼通。 诸学生课业孝经论语共限一年尙书公羊谷梁传各限二年半周易毛诗周礼仪礼各二年礼记左传各三年皆先读孝经论语次读诸经幷 习时务策。 有暇兼须习书日一纸幷读国语说文字林三仓尔雅。 五年三月诏: 诸州立学以广敎道。 八年六月国学奏: "近年以来明经浸衰宜选取三十人以下入学养育兼差敎导官 上 外各一员以劝学。" 七月国子诸生诣阙上书曰: "臣等窃闻御史台奏: '国学养士大多供给甚费请简留行修业成者若干人在学余悉出之。' 臣等上为国家惜之。 夫崇学育才乃理国之本古之圣贤必以是为先务焉。 孔子虽不得位周流四方犹养三千之徒唐韩文公谪守潮州潮下州也。 犹曰: '州学废久不闻业成贡于王庭亦州二耻也。' 乃命赵德秀才掌州学以聚生徒出己俸以给厨馔。  我国家奄有三韩旣富而敎风俗文物拟诸三代而国学生徒不过二百有司以为费财而欲削之岂吾君尊道崇儒之意邪 且佛氏寺观周遍中外齐民逃役饱食逸居者不知其几千万焉有司曾不是思而反言国学之费非公言至论也。 愿陛下却而不用。" 诏可。 九年三月中书门下奏: " 外文臣各定业经注录政案量差学官。" 从之。 十一年正月判: 武学斋生赴举者少故策论虽不合格随分选取得第甚易诸学生争属武学。 弃本逐末非徒士风侥幸率皆才器驽下或委兵事有名无实。 且武学渐盛将与文学人角立不和深为未便。 自今已登第者与文士一体 用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