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03-别史

27-台湾通纪-清-陈衍-第23页

,击败贼众,生擒总兵黄忠等,水陆共杀贼三千余人(以上东华录)。
清兵围吴淑于天成寨,朱寅率众来援,吴淑突围而出。
康亲王遣漳、泉二府知府同泉绅黄志美等照朝鲜例议抚,海上不从,亦无报使(海上见闻录)。
十七年(永历三十二年、一六七八)二月,福建总督郎廷相奏:海寇水师伪总督林英等犯泉州界,提督段应举遣标下参将朱起龙等大败之于日湖等处,生擒伪总兵林耀、伪副将黄宏等(东华录)。
郑经以刘国轩为中提督,总督诸军;吴淑、何佑为副。十日,至海澄,攻玉川(一作洲),守将刘宗降;三汊河、福河、下浒等堡皆下。十八日,进取江东桥,守将王重禄、吕韬等奔溃,遂烧断桥梁,分击漳州。援兵三战三捷,军声大振。二十三夜,取石码,遂入镇,取湾腰树、马州、丹州诸堡,军于祖山头,以逼海澄。副都统孟安等自潮来援,国轩退屯石玛,筑垣据守,仍分兵屯漳州。时总督郎廷相、海澄公黄芳世、都统胡图、穆赫林按兵漳上,提督段应举自泉州来,宁将海军喇哈达自福州来,平南将军赖塔自潮州来,其余副将朱志麟、姚公子、李阿哥等先后来援;芳世、穆赫林败于湾腰树,胡图败于镇北山,应举败于祖山头。国轩兵仅数千,倏水倏陆,飘忽驰突,满汉疲于奔命。国轩遂取平和、漳平,围海澄(海上见闻录、三藩纪事本末、小腆纪年)。
三月一日,国轩列阵赤岭,清兵背城迎战,前虎卫林陛一军当其锋。朱寅按兵天宝山,以牵漳州之兵;黄芳世击败之,寅遁入长泰(后下海,封为荡虏将军,改名蔡义明,岁余病死)。国轩树栅双桥一带,离漳数里。满汉诸将会议,以一股同黄芳世札水头湾腰树、一股扎镇安门,安炮以断其往来水路。国轩侦知,十一日黎明焚营撤兵。漳州兵意其遁也;少顷,举帆直抵水头,登岸陟岭进战。芳世素不知兵,又与诸将不协;吴淑攻之,芳世战败坠马,遇救得免,走入漳城,病月余死。自水头之败,海澄道阻,段应举会绿旗兵及满洲兵数万,列营祖山头。十八日下午,国轩兵至,应举挥兵迎敌;何佑、吴淑等绕出祖山之背,国轩督劲卒登山冲满洲营,满兵大溃。国轩又以兵截漳州大路,满汉兵弃辎重,自相残踏,奔入海澄。国轩夜令军士凿堑,一人一丈,引江水环城外;又凿沟数里,两岸安铳守之。由是,内外隔绝(海上见闻录)。
福建水师提督黄芳世奏:海寇集其伙数万,负嵎石码城。于三月初六日,伪提督吴淑等率众二万有余上岸,副都统孟安等同臣标副将杨壮猷等率兵极力追剿,击沈贼船,贼众败退。
案此奏,饰大败为小胜。
闰三月,蔡寅拥众万余,突犯安溪。知县李钰同驻防千总王国栋等率兵役丁壮亲身督战,贼遁去,仍在山立木城踞守。署泉州城守营参将宁惟国,署提标后营游击王旭等各带兵,及该道府厅调拨民兵,并在籍侍读学士李光地募发丁壮,令弟侄等统领,并力进剿,杀败贼众,烧毁贼营,保全县城。
案犯安溪,东华录既见于去年十月,又见于此;但据李光地年谱、传志等列在本年,今削彼存此。
四月,漳州安塘报:副都统穆赫林、海澄公黄芳世等师次湾腰树,与蔡寅(即朱寅)战失利,平和失陷,贼偪潮州立营。得旨:康亲王兵既分援诸路、蒙古兵复撤回闽中,兵力似单;今浙江平靖,可于杭、台、衢三府满洲、蒙古、汉军兵内选六百名,令副都统雅塔理率赴福建。到日,听康亲王调遣。并檄将军喇哈达、赖塔、靖南王耿精忠等交相计议,剿灭漳、潮间贼寇。
黄芳世奏:闽省变乱时,臣叔黄梧、弟芳度所部官兵,并已离散。臣抵漳之后,颇复收集,请减兵额为三千,付臣弟黄芳泰统辖。
总督郎廷相奏:海寇势焰日盛,勾连山贼,互相应援。臣标兵止二千五百,所在告警,不能分应;请增臣标兵二千五百,设立五营。今韩大任投诚之兵见给粮饷,即以此兵补入臣标,可不烦别糜粮饷。得旨:悉如所请;但韩大任之兵新经招抚,不宜聚处一军。大将军康亲王及参赞大臣将军耿昭忠及该督抚提等详议,将抚提标旧兵与新附之兵相参配合,以足兵额。统辖官员,该督选择题补。
康亲王杰书奏:奏副都统胡图、海澄公黄芳世等于闰三月初十、十一日连破漳州海贼,阵斩伪提督总兵等,焚毁贼营,获伪印札、船只、器械无算。
漳州安塘笔帖式报:海寇环围海澄,我兵失利于湾腰树,贼势益张。闻海澄城中粮已匮乏,贼复日犯漳州。
总督郎廷相奏:海贼猖獗,闽省兵单,请调江南、浙江、广东三省满汉官兵赴援漳、泉,又请调三省水师战舰,并于福建召募水卒,规取厦门。
五月,康亲王杰书奏:海澄危急,巳檄驻守广东潮州将军赖塔率所部兵之半及绿旗兵赴援(以上东华录)。
逮总督郎廷相,以布政使姚启圣代之;巡抚杨熙致仕,以按察使吴兴祚代之。江南提督杨捷代段应举为全省水陆提督(海上见闻录以为四月事,三藩纪事本末以为六月事)。援兵四集,屯笔架山,以救海澄。国轩以笔架山南小寨悬崖,状如挂灯(俗呼灯火寨),下临大溪,顺流可通海澄,问谁可扼守?吴淑请往;乘夜进寨,天明寨栅完备。是月十日酉时,满营发炮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