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36-晋政辑要-清-海宁-第51页

万两留存运库备用银三十余万两均请查照原奏即于运库正项内动支委员解交各省并归款存库备用等因前来除饬速行遵照拨解并照例报部外所有动拨库项缘由理合恭折奏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六日奉旨知道了钦此
○台山行宫座落
并相距里数考五台为晋省胜地屡蒙翠华临幸动 帑修葺今将历年所有修建行宫座落并各处相距里数开列于后
  计开
  自直境交界之长城岭入境至涌泉寺
  尖营二里 自涌泉寺至射虎川台麓
  行宫九里四分 自射虎川至金刚库
  尖营十五里 自金刚库至白云寺
  行宫十七里七分 自白云寺至台怀
  行宫十六里四分路傍有明月池
  座落一处 镇海寺
  座落一处 又自白云寺分路至千佛洞
  座落十里 自千佛洞至金灯寺
  座落五里 又自白云寺分路至宽滩村
  尖营七里 自宽滩村至金阁寺
  座落十里 自金阁寺至清凉石
  座落五里又附近台怀
  行宫 显通寺
  座落一处 罗睺寺
  座落一处 塔院寺
  座落一处 殊像寺
  座落一处 自台怀至菩萨顶
  座落二里 自菩萨顶至寿宁寺
  座落五里 自筹宁寺至玉花池
  座落五里 自台怀至大螺顶
  座落四里 自大螺顶至碧山寺
  座落五里 自碧山寺至金刚窟
  座落一里 自金刚窟至普乐院
  座落一里 以上共计
  行宫三处
  尖营三处
  座落十七处 又自长城岭至台怀共六十里五分 自白云寺由千佛洞至金灯寺共十五里 自白云寺由宽滩村金阁寺至清凉石共二十二里 自台怀由菩萨顶寿宁寺至玉花池十二里 自台怀由大螺顶碧山寺金刚窟至普乐院共十一里
晋政辑要卷之五终
●晋政辑要卷之六
恒霍二山
  宪书经费
  书院经费
  书院捐数
  文举中额
  文场经费
  进士旗匾
  举人花红
  会试盘费
  岁进学额
  晋省学租
  圣贤后裔
  圣裔经费
  古圣陵庙
  喇嘛俸银
  赈恤孤贫
  普育二堂
  留养贫民
  满营俸饷
  绿营兵饷
  分季领饷
  北镇本色(并附案)
○恒霍二山
谨按周礼职方氏载九州岛五岳四镇诸名山在扬曰会稽在荆曰衡在雍曰华在豫曰嵩在兖曰岱在青曰沂在并曰恒在幽曰医无闾在冀曰霍谓其能蒸云致雨保障羣生系民望而安地德建庙锡爵所以崇??垔祀答神麻也山西为冀并之域霍山在直隶州霍州境内一名太岳山去州之东南三十里南接赵城北跨灵石东抵沁源横压汾阴远接太行古为冀州镇今为中镇祠在山麓恒山则在大同府属之浑源州境内雄峙巍峻深厚广博子诸峰而隶羣垤其气象实冠并州祠在山麓岁久剥落乾隆二十九年七月经前抚和奏动 帑银四千四百余两重加修葺现在庙貌聿新金碧辉煌足昭诚敬矣
○宪书经费
谨按刊颁宪书原属敬授民时之意每年四月间奉 钦天监颁到次年宪书藩司于奉到之日即分交经历或照磨按年轮流刊刷其刊刷之价每年各州县地丁项下额设有时宪书纸价银一千一百四十七两二钱五分九厘七毫续于乾隆二十八九等年裁汰清源平顺二县减去银十八两八钱裁归起运项下又于乾隆三十一年遵旨议定银数以厘为断照例核算成总现共额设银一千一百二十八两四钱六分二厘每年办造时宪书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二本用司库颁存 钦天监印信钤葢其一切纸张工料遇闰之年准动用银八百九十五两四钱三分六厘无闰之年动用银八百四十八两三钱六分一厘又乾隆三十八年加增蒙古回部需用银三十三两一钱七分六厘四十二年加增金川需用银八十二两九钱四分一厘无闰之年共动用银八百四十八两三钱六分一厘遇闰之年共动用银八百九十五两四钱三分六厘余存银两报 部估拨充饷此每年刊刷通颁宪书之价银也至于民用宪书查乾隆十一年二月前司陶 具奏以山西通省地方辽阔官印宪书势难周遍其民用宪书准每州县各给十本作为书式听匠役坊贾人等就近刊刷仍于面页上额添刻司颁监本字样自行价卖以便民用不必钤葢州县印信以免扰累等因奉旨依议钦此
○书院经费
雍正十一年奉旨恩赏帑金一千两于太原省城建立晋阳书院当将恩赐帑金发汾阳平遥介休三县以一分二厘交当商生息每年得息银一百四十四两以充膏火于乾隆五年在通省各官养廉内公捐银八百两嗣于十三年耗羡章程案内奏定每年额动银一千二十两以充膏火续于二十一年经前抚明 酌定院司道府州县按照养廉再增捐银一千五百两前后两次酌定每年共捐银二千三百两至二十二年因膏火充裕又经司道议详将通省养廉内公捐二千三百两之项减去银一千两每年只捐银一千三百两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