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6-史藏 -10-政书

15-大明会典-明-李东阳-第671页

地亩。岁徵租银一万三千五百餘两。及霸州苇银一千六十四两五钱二分。俱该营径自徵收。嘉靖七年兵部题准、租银徵解本部扣给该营二千五百两应用。★内团营一千两。五军神枢神机营各五百两☆四十一年、议将餘剩租银一万一千两岁解户部。四十三年、以营操用银不敷、增给六千两。后又增至一万两。俱前项租银、及霸州苇银支用。是年又议准。苇银亦徵解兵部、转发该营
各边草场
洪武三十年定、北边牧马草场、自东胜以西、至寧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寧。又东至辽东。又东至鸭绿江。又北去不知几千裡、而南至各卫分守地。又自鴈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又东至山海卫。凡军民屯田地、不许牧放。其荒閒平地、及山场腹里。
诸王、駙马、及军民、听其牧放樵採、在边所封之
王、不得占為已场、妨害军民
○成化十年、令陜西榆林等处近边地土、各营堡草场、界限明白。敢有那移条款、盗耕草场、及越出边墙界石种田者、依律问拟、追徵花利完日、军职降调甘肃卫分差操。军民係外处者、发榆林卫充军。係本府者、发甘肃充军
○隆庆五年题准、陜西丈过苑马寺牧地、计算熟地三万顷、养马一万匹。餘熟地五万顷、该寺分别三等、徵银共四万五千两、解固原兵道、收作军餉。每年该镇照数查扣主兵银两
○六年、清查寧夏牧地。内将一千四百四十餘顷断归
庆府。及平虏所耕种二千八百九十餘顷、分别三等。川地、每顷徵租银一两五钱。坡地、一两。山地、五钱。以抵本镇军餉支用
○万历二年、以北虏开市。议准、大同镇於中路建立六场。西路四场。东路阳和一场。宣府镇於中北东南上西下西六路、各建一场。每场养马三百匹。择有水草处随便建置。将每年餘剩马匹、立群设校、委官管领、如法牧放。阳和另立小场、以牧贡马
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五十二
马政三
起解
国初种马课驹、俱搭配补种、餘即变价入官、未有解俵者。正统十四年、始於孳牧内、岁取备用马二万匹、寄养京府、以备不时调兑、是為起解之始。后又令各府州县、每岁将应解马匹、随数多寡、分春秋二运。成化以来、多所蠲贷、或豁免。或停派。或缓徵。或改折。定以分数年限、各视其灾之轻重以為等
计各处备用马每岁额数
直隶大名府二千一百七十六匹★内挤乳马七匹☆
保定府一千五百八十九匹★内挤乳马八匹☆
顺德府七百四十三匹★内挤乳马五匹☆
广平府七百五十四匹★内挤乳马五匹☆
真定府三千五百二十七匹★内挤乳马十匹☆
河间府一千七百二匹★内挤乳马五匹☆
永平府九百三十四匹★内挤乳马十匹☆
河南开封府二百五十七匹
彰德府二百三匹
卫辉府八十三匹
归德府考城县六匹
山东济南府二千六百六十八匹
兗州府二千八百一十二匹
东昌府六百七十六匹
在京在外各卫所岁各一匹
应天府各县并带徵滁州卫共八百九十一匹八分★内折色八百四十二匹八分☆
直隶凤阳府各州县共一千八百八十六匹★内折色四百四十六匹☆
扬州府除海门外九州县共一千四十五匹★内折色五百四匹☆
淮安府各州县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匹★内折色五百八十九匹☆
庐州府除英山外七州县共八百七十六匹★原折色一百五十七匹后俱改折☆
滁州并各县又带徵滁州卫共二百一十五匹★俱改折☆
和州并含山县共一百二十八匹★内折色二十四匹☆
徐州并萧碭山丰三县共一百五十匹★俱折色☆
广德州建平县一百六十匹★折色☆
寧国府南陵县一百五十匹★折色☆
镇江府各县共四百六十八匹★折色☆
太平府各县共二百九十匹★折色☆
凡徵解备用马匹。正统十四年、令岁取备用马二万匹。北直隶、河南、山东取七分。直南隶三分。俱限八月以里解部、发太僕寺验印给俵★后增减分数、本色折色节年不等☆
○弘治三年议准、每岁取一万匹。北直隶、河南、山东、并南徐州所属、俱解本色。内永平府折色本色中半、庐凤二府、滁和二州、本色七分。折色三分。淮扬二府、江浦六合二县、本色四分。折色六分。应天各属、镇江、太平、南陵、建平、俱解折色
○正德二年奏准、派取各处备用马二万五千匹。太僕寺所属、取七分、俱本色。南京太僕寺所属、取三分、本折色中半。北直隶、山东、河南、限六月终。南直隶、限七月终。各差管马官解俵
○十一年奏准、今后奏派寄养马、每年不过二万匹。若兑给京边之外、积有多餘、量再减派。毋致累民
○十二年奏准、备用马、除沛县免派外。徐州止派六十匹。萧县三十匹。碭山县四十匹。丰县二十匹。俱先儘上中户内人丁、每四十五丁、岁朋出马一匹、折徵银十五两。其宝应清河县、各於原派数内、减派二十五匹。兴化县高邮州、各减派二十匹。邳州、江都、宿迁、凤阳、桃源等县、各减派一十匹。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