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照磨、检校、府学教官、共九员家火银、以上共该银一千八百二十四两四钱零、准於商税银内支给。淮大二卫官、本府、并山阳县、及合属官吏折俸银、共六百两、若因灾伤、额派盐钞银两无徵、暂准支给一半。仍候年丰补解。其餘原有项下、应於该府无碍官银处给、并河下餽送私情、俱不许一概动支
○隆庆二年题准、将光禄寺柴园等六仓、原收清淮曲共五十九万五千七十七块、重一百二十九万九千二百九十斤、变价贮库、专备发行支用。或各行愿领曲块。当银者、亦听。中间如有虫蛀浥烂亏折者、明白开註销除。以后年分、定限二年一次变卖
○万历元年题准、宛大二县鰥寡孤独、及篤废残疾、无依倚贫民、共五百六十一名口、照例收入养济院存恤。按月每名口支给粮米三斗、岁给绵布一疋、造册呈部放支
勘合
洪武四年、令内外仓库放支钱粮、内则中书、外则行省、第其字号為符券、然后放出
○十四年、令置半印勘合、下诸司收掌。六部、都察院、应有行移、即便比对勘合硃墨相同、火速奉行。诸司亦置六部都察院册七扇、如勘合至日、即便附写缘由、本衙门收贮。仍将原文缴回
内府。其勘合附写缘由明白。满日、差人赴
内府奏缴
○十九年、奏革各衙门出纳官物勘合。令该部行文书下库、用印信手本、於各门关防出入
○二十六年、令、凡一应钱粮等事、行移各布政司、及直隶十八府州、户部预為编置勘合。并底簿二扇。一扇本部收贮。一扇发下各司府州。如有行移。将各该事件、移付通类科通行。於原编底簿内、附写置立前件、书填勘合内云、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书填某字几号勘合。照会某布政司、或札付某府州。仰比对硃墨字号相同、行下所属、照依坐去勘合内事件施行。候事完呈报到部、於前件下註写回销缘由、以凭稽考其内外仓库司局等衙门官员任满、须从本部查考任内钱粮等项、如是收支明白、别无亏欠、然后咨发吏部听用。若有亏少、及收支不明、必须究问。至若本部官员考覈、及皂隶更替、公用印色纸札等事、悉皆理之
○又石刻职掌、凡没官房租钱、印造茶盐引由、钱法契本勘合通关等事、时估、除授给由吏役、照刷文卷纪录、屯种夫役、漕运差批、通类迟错勘合等事、吏役各库文簿、改革考较、编置通类勘合等事、斛斗秤尺、通类勘合税粮通关市舶等事、并皆掌之
○二十八年、令内外衙门关支物料、户部编置勘合送
内府收掌。其该衙门奏领勘合、赴该库比号相同、照数放支
○又令司礼监编置内官衙门勘合底簿。户部编置在外衙门勘合与底簿。内将一扇送
内府收贮。本衙门与该库各收一扇。凡各衙门关领物件、自行开数具奏。关出勘合、填写物数。齎赴本部比号、誊写底簿、僉押用印。仍与该衙门齎去该库比号、照数支领。本库将勘合送司礼监收销或有差错等项、该衙门即便具奏改正、用印鈐盖
○宣德五年奏准、编置勘合、付各衙门填写实徵总数。遣该吏亲齎赴部查理。近者限本年十月、远者限十二月、到部。自后俱循此例。其各年开豁之数、一体编发勘合、令填缴以凭查勘
大明会典卷之四十二
南京户部 【建置见吏部官制】
事关本部掌行者、具列于后。其或附见户部者、不復载
十三司职掌
浙江清吏司
南京左军都督府
南京水军左卫并仓
南京留守左卫并仓
南京龙虎左卫
南京龙驤卫并仓
南京龙虎卫并仓
南京应天卫并仓
江西清吏司
南京都察院 南京尚宝司
南京通政使司 南京吏科等六科
应天府 龙潭税课局
龙江里外河泊所 批验茶引所
南京五城兵马司 都税司
聚宝门宣课司 江东宣课司
太平门税课司 龙江宣课司
龙江税课局 聚宝门、朝阳门分司
南京旗手卫、并东西二仓
南京江淮卫
南京金吾后卫、并东西南三仓
南京金吾前卫 南京金吾左卫
湖广清吏司
南京国子监 南京太医院
南京豹韜左卫并仓
南京豹韜卫、并东西二仓
南京羽林前卫 南京和阳卫
本府军储仓 南京教坊司
广德州
福建清吏司
南京后军都督府
南京长安等四门仓
南京虎賁右卫并仓
南京水军右卫并仓
南京驍骑右卫并仓
南京龙江右卫 南京留守后卫
南京兵部典牧所 安庆府
庐州府
山东清吏司
南京兵部 南京太僕寺
南京锦衣卫、并乌龙潭仓
南京中军都督府中和桥马草场
南京金川门马草场
平凉中护卫 安东中护卫
瀋阳中护卫 辽东都司
扬州府 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山西清吏司
南京兴武卫、并南北二仓
南京龙江左卫、并北仓
南京江阴卫并仓 南京镇南卫
河东陜西都转运盐使司
苏州府
河南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