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今略敘明。知我心者。無咎加焉。初云。小乘無懺重理者。此語自謂依律羯磨。懺初篇罪。不復本淨。故云小乘無懺重理。彼以此義。而行立觀。兩無交涉。蓋不曉化制之殊也。
問。律有羯磨許懺。初重何得言無。
答。祖師云。就律文中。懺重之相。雖非足數。有可収理。盡形學悔等。靈芝云。律開懺者。為同財法。及障來報。若望壞體。無任僧用。不復本位。猶同不懺。故云無也。非謂不許等。
問。懺之既淨。何不足數。
答。事鈔云。懺本清淨。理當足數。如得作說戒自恣羯磨等。但由情過深厚。不任僧用。故云來否隨意也。
問。既不足數。開懺何為。
答。若不求懺。財法兩亡。僧須滅擯。由懺淨故。得入僧中。同於財法。但不足數。又除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地獄之苦。頓然清淨。豈得無益耶。
問。上引荊谿謂南山小乘理懺。不滅重罪。立之無益。其義如何。
答。荊谿意謂。欲滅四重五逆之罪。須依普賢方等大乘理懺。故行此位立而無益。然不知四重等。律制之罪。設依大懺。亦所不滅。小教無生不滅可知矣。而荊谿不曉南山立意。妄為破斥。然南山依律示六聚懺法。而懺制罪。據經列三位。理觀為除化業。意使化制雙行。罪業俱遣。何甞獨以空慧。而懺四重耶。今更因明。化制犯懺相。須略分二意。一者犯意二者懺意。言犯意者。且婬殺等過。體是十惡。本有之愆。化教亦禁。佛為出家。又加制約。而成篇聚。五眾有犯。一違本有化業。二犯篇聚制罪。故鈔云。重增聖制者。是也。二懺意者。祖師云。佛法東流。行此法者。亦小。縱有行懺。則棄小取大。依佛名方等而懺者。余意之所未安。由心懷厭忻。未合大道。但篇聚則依教自滅。業道則任自靜思。又鈔云。五眾犯罪。則理事兩緣。事則順教。無違唯識。理則達妄。外塵本無。記云。事則順教者。謂作律懺。歷事緣境。常照起心。知唯本識。隨緣流動。趣向於理。故云無違唯識也。又云。達法皆真。何妨泯淨。了真即用。豈礙修行。是故悟理則萬行齊修。涉事則一毫不立。自非通鑑。餘復何言。又云。化行二教。罪懺相須。若唯依化懺。則制罪不亡。若專據制科。則業道全在。故當化行齊用。則使業制俱除。
>又問云。若依理事懺已。制罪滅否。
答。滅否難知。須準教判。化滅心業。制懺違教。准知制罪不滅(上資持文)。
問。化懺觀成。道圓業遣。若制罪不滅。應更墮獄耶。
答。上云。制據違教。設證聖位。亦須懺悔。焉有聖人。故違佛制。阿難道證四果。懺七吉羅。可以准知。且阿難既經開顯。已達中道。豈同愚小耶。又據大教。觀成理顯。如翻大地。罪業皆枯。豈有制罪。而不清淨。但是違教。理難覆藏。又復先犯戒失。今雖階聖。還依律懺。復本戒體。又復妙解既發。備修萬行。豈有過犯。而不求懺。吾祖雙立二懺。正被圓機。若鈍劣者。事尚不同。何能合理。若據天台諸文。三種懺法。皆滅制罪。及荊谿記文。各詞異辭。今略引之。以通大見。光明文句云。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云云)。取相懺。能滅性罪。違無作罪亡(云云)。無生懺。能除無明。如覆大地(云云)。止觀云。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煩惱道。文云(虗空藏經文也)。犯沙彌戒。乃至大比丘戒。若不還生。無有是處。即懺業道文也。眼耳諸根清淨。即懺苦道文也。第七日見十方佛。聞法得不退轉。即懺煩惱道文也。又百錄通示三懺云。四重五逆。若依大教。則許懺悔等(文)。然上天台諸文。乃准虗空藏經。依化教理事行懺。並滅制罪。至荊谿文中。初決作法不滅制罪。不堪足數。次決取相無生可滅可足。亦因略引。又加隨決。輔行引虗空藏經云。若比丘至心方等。誦陀羅尼。一千四百遍。乃一懺。如是次第。八十七日行道。若諸菩薩。八百遍一懺。六十七日行道。(乃至)尼眾須大僧為主。如是懺者。皆論夷罪。犯此罪竟。佛法死人。今復清淨戒體還生。悔法若成。罪無不滅(上依經示。下彼自決)。然小乘教門。尚不開懺。雖曰還生。無任僧用。沙彌犯已。懺成進具。大乘所許。事可通行。倘聽大僧。招姦來詐。實梁誠制。足數無文。信大小區分。聽制條別。小無懺重之說。仍成重罪未亡。安用大教懺夷。以足小乘僧數。依大懺已。內進已道。何須混濫。以惑時情。又引虗空藏云。知法者。須教八百日塗廁。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廁。勿令人知。塗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穪虗空藏名。(乃至)文殊普賢為證。白四羯磨。如前更受。此亦是犯重失戒之文。若不失者。如何懺已。令其更受(上並荊谿決作法懺。不滅制罪之文)。彼又引經云。虗空藏頂有天冠。冠中有如意珠。冠中有三十五佛現。是菩薩結跏趺坐。或時現作一切色像。行者若於夢中。若坐禪中。見此相時。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上。作罪滅字。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若准此意。足數可矣。故付法藏中。滅重罪已。時人名為清淨律師(已上是荊谿決取相滅制罪也)。今曰。彼見經中云。若得此相。還入僧中。如法說戒。更決取相能滅制罪。可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