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唵。度波度波。娑婆訶(三遍)
常得披者。即不捨離之意也。餘義如前。高僧傳云。唐貞觀五年。安養寺慧光法師弟子。其母貧窶。內無小衣。來入子房。取故袈裟作之而著。與諸鄰婦同聚言笑。忽覺脚熱漸上至腰。須臾雷震。擲鄰婦百步之外。土泥兩耳。悶絕經日。方得甦醒。所用衣者。遂被震死。火燒焦踡。題背上曰。由用法衣不如法故。其子收殯。受再震出。乃露骸林下。方終消散。是知受持法服。慧及三歸之龍。信不虗矣。
三大衣(分二)初相用
二十五條衣。梵語僧伽黎。此云合。亦云重。亦云雜碎衣。凡入王宮。陞座說法。聚落乞食。當著此衣。又此衣九品。下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中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上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
大衣者。衣中之王也。在五七二衣之上。故稱為大。此云合。亦云重者。謂割截而後重合成也。雜碎衣者。謂剪碎縫成。條相多故。陞座著者。尊重於法故。乞食著者。令生敬仰故。九品者。大衣之相也。長多短少者。表聖增凡減也。戒壇經云。五條衣斷貪。身業也。七條衣。斷瞋。口業也。大衣。斷癡。意業也。故華嚴經云。著袈裟者。捨離三毒。清淨三業也。
二偈呪
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廣度諸羣迷。
唵。摩訶迦波波吒悉帝。娑婆訶(三遍)
前二偈。是自利。此一偈。乃是利他也。諸佛已悟。故稱大覺。眾生尚迷。故曰羣迷謂披著此衣。直下擔荷如來慧命。而化利羣生也故論云。有五義故。披著此衣。謂遮障寒暑。除無慚愧。聚落乞食。在道行生善。威儀清淨故。此之三衣。原是比丘法服。今欲令沙彌預知名相殊勝。故附於末。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縵條是服。今時末世。不諳律文。皆令沙彌披著五條七條割截之衣。甚至在家男女。亦使披著。深為罪濫神洲之地。久扇斯風。違佛亂法。律有大呵。此是唐三藏義淨律師。親遊西域。觀五天竺境。及諸部律文。並無沙彌披著比丘割截之衣。特此垂示。以發千古之述。既云此成非法。為師者。不可不知。為弟子者。又不可不慎也。
二鉢名相(分二)初標名
梵語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謂體。色。量。三。俱應法故。
鉢者。是半梵語。略去多羅二字。十誦律云。鉢是恒沙諸佛之標幟。而非廊廟之器用。不得盛雜物。不得。惡用及洗手。當敬之如目。此皆如來諄諄誡訓。凡受持者。應當珍惜保重。五分云。鉢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僧祗律云。如來令諸比丘。以鉢而受食者。有異外道故。外道縫葉為器。拱手而食。非是僧相福田之狀。故佛制之。
二釋義
體。用鐵瓦二物。色。以藥煙熏治。量。則分上中下。
體用鐵瓦二物者。四分律云。佛在蘇摩國遊行。見彼國中泥土細潤。不惜兜羅緜手。取泥自作鉢坯。以為後式。授與陶師。燒成此鉢。寶色光澤。圓滿美好。佛聽受持。當知此鉢。為佛祖授受之法器。至尊至貴也。鐵鉢者。律中因世尊按行諸比丘房舍。見有比丘曲肱而臥。愁憂不樂。如來知而故問。汝安樂否。比丘答言。世尊。我老邁麤行。振手失鉢墮地破之。故所不樂。佛言。從今聽老病比丘。受持鐵鉢。當知瓦鉢為上鉢。鐵鉢是開緣。但不得為恣情放逸。故意受持鐵鉢。安心麤躁也。善見律云。三乘聖人。皆執持瓦鉢。乞食資生。其餘雜寶銅鑞木石等鉢。皆不聽用△藥煙熏治者。以麻子杏仁搗碎。塗其內外。以竹煙熏作鳩鴿項色。及孔雀色。所熏者何。謂盛飯不餿。不染垢膩。若論西土。瓦鉢亦要熏之。由其彼國羹飯皆一鉢而食。恐其油膩不淨。多引蟲螘。然此方惟盛其飯。則瓦鉢不必熏也。至於彩畫。及琉璃等色。是外道式。皆不得用。上中下者。若准唐斗。上鉢一斗。中鉢七升半。下鉢五升。雖分三種。佛令隨其分量故。
三具名相(分二)初標名
梵語尼師擅。此云坐具。亦云隨足衣。
坐具者。謂敷之而坐故。隨足衣者。謂敷之襯足故。又云同氈席之形。名為敷具。同衾被之形。名為臥具。事鈔云。佛言。為身。為衣。為臥具。故制畜之。為身者。恐坐地有所損故。為衣者。恐無籍。三衣易壞故。為臥具者。恐身不淨。污僧床榻故。長佛二磔手半。廣佛二磔手。僧祇律云。如來一磔手。二尺四寸。此約小尺。若准大尺。可二尺許。不得作三衣。不得淨。施。及取薪草。盛物雜用。唯得敷坐。若道行。至坐處取坐之。十誦律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應受單者。離宿突吉羅。四分律云。佛在僧伽藍。徧行諸房。見故坐具狼藉。因教諸比丘。當取故者。縱廣一磔手。貼新者上。用壞色故。五分云。應貼四角。今云四天王者。訛也。毗尼日用云。根本律。并寄歸傳中。不聽禮拜。用以敷展。西域五天竺國。罕其見聞。此方禮拜展用。不知傳起何時。如遵聖制。不用為正。若論為衣。展禮無妨。祥明於斯。學者隨便。
二偈呪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唵。檀波檀波。娑婆訶(三遍)
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