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32-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清-戒显-第83页

鉢食。此鉢非法。仁廟益嘉歎。
  梵語鍵[金*咨]。母論譯為淺鉢。
  【箋】十誦。鉢半大鍵。小鍵。
  四分。鍵[金*咨]入小鉢。小鉢入次鉢。次鉢入大鉢。據鍵。四鉢中之最小者也。今稱鐼子。比丘多有不畜。葢此方瓷器既廣。不畜無害。然古佛遺制。不可不知。往見老比丘乞食時。常佩用之。儼然如見古佛。
  梵尼尼師壇。此云坐具。亦云隨足衣。
  【箋】律云。尼師但娜即敷具。或云隨坐衣。佛言。為身為衣。為臥具。故制畜之。
  十誦。新者重。故者四重。不應受單者。離宿突吉羅。
  四分。佛在僧伽藍。徧行諸房。見故坐具狼籍。因教諸比丘。當取故者縱廣一搩手。貼新者上。用壞色故。不則犯捨墮。
  開具偈呪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行如來命。
  唵。檀波檀波娑婆訶
  【箋】第一句。華梵雙彰。顯密互用。即此一句。可見全體之用。下三句乃見全用之體。究竟體不離用。用不離體也。心苗者。菩提種子發生之苗也。展開者。如布種之法也。展開之時。如種子之得地。聖地者。千聖共遊之地。即尼師壇之別名也。言一切凡夫不登此地。何由得證聖位。一切種子不布此地。何由長養心苗。如者。法身之理也。來者。應身之用也。法化冥一。故曰如來。奉行者。遵佛之制。而行無持無犯之法也。無持無犯之法。即是培植心苗之法也。培植心苗之法。即是奉行如來慧命也。
  六祖檀經。祖謂陳亞仙曰。貧道乞檀越一坐具地亞仙許之。祖開具一展不知其幾許里。亞仙欣然惠施。便成曹溪法席。後人凡稱佛地。為一坐具地。
  五燈。大覺。參臨濟。濟舉起拂子。覺敷坐具。濟擲下拂子。覺收坐具。參堂去。僧眾曰。此僧莫是和尚親。不禮拜。又不喫棒。濟聞。令喚覺至。濟曰。大眾道汝不禮拜。又不喫棒。莫是長老親故。覺乃珍重下去。
  錫杖偈呪 手執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唵那喍[口*替]那栗吒鉢底那[口*栗]帝娜鉢儜吽癹吒
  【箋】梵語隙棄羅。此云錫杖。由振時錫錫作聲故。十誦。名聲杖。錫杖經。名智杖。亦名德杖。彰智行功德故。乃聖人之標幟。賢士之明記也。律中論持錫有多事。謂能作聲驚惡獸毒蟲等。二鈷六鐶。是迦葉佛制。四鈷十二鐶。是釋迦佛制。若名若義。廣如錫杖經。并持錫杖法中。與雜事異 執字。當作舉字看。亦作運義。若執之終日。略不展舒。反為窒礙。若放之經年。竟勿顧拭。塵[土*孛]積滯。不堪拈出。故錫之為用。出與入對。震與靜對。行與住對。苟能於十二時中。以此四句疊作一句。看得執字透徹。便是活祖師禪。行願無不具足。當體即是道場。隨處示真實道也。
  五燈。麻谷。持錫杖到章敬。遶禪牀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敬云是是。谷又到南泉。亦遶禪牀三匝。振錫一下。卓然而立。泉云。不是不是。谷云。章敬道是。和尚為甚麼道不是。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是風力所轉。終成敗壞。
  雪竇頌。此錯彼錯。切忌拈却。四海浪平。百川潮落。古策風高十二時。門門有路空蕭索。非蕭索。作者好求無病點。據法昌公斷章敬道是。是個甚麼。恰恰有頭無尾。南泉道不是。不是個甚麼。恰恰有尾無頭。殊不知頭尾。總在麻谷手裏。秪為他用處不換機。猶遭雪竇簡藥。下者兩錯。善則盡善。猶未盡美。法昌忍俊不禁。乃於雪竇兩錯下。更添一錯。要使來者。與這一隊祖師相見。
  頌。標幟巍巍振古今。飛聲錫錫影沉沉。風高十二瓊樓現。一一瓊樓觀世音。
  五燈。華林善覺。常持錫杖。夜出林麓間。七步一振錫。一稱觀音聖號。夾山問。遠聞和尚念觀音是否。師曰。然。山曰。騎却頭時如何。師曰。出頭。即從汝騎。不出頭。騎甚麼。山無對。
  淨瓶偈呪 手執淨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唵勢伽嚕。迦叱[羊*含]叱莎訶 唵嚩則囉施伽盧叱漫叱莎訶
  【箋】西域記。裙稚迦。即澡瓶也。寄歸傳。軍持有二。甆者。淨用。銅鐵者。觸用。佛制比丘。不淨洗漱。不得禮拜誦經。故淨瓶漱口。觸瓶洗穢。令則洗漱不行。二瓶失制。雖復禮誦。惡得無罪。
  五燈。司馬頭陀。見百丈。談溈山之勝。宜結集法侶。為大道場。丈因語眾。曰。若能對眾下得一語出格。當住持。即指淨瓶問曰。不得喚作淨瓶。汝喚作甚麼。時華林覺。為首座。師為典座。林曰。不可喚作木揬也。丈乃問師。師踢倒淨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輪却山子也。
  疎山示眾。老僧咸通年已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已後。會得法身向上事。雲門問。承聞和尚。咸通年已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已後。會得法身向上事。是否。山云是。門云。如何是法身邊事。山云。枯樁。門云。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山云。非枯樁。門云。還許學人說道理也無。山云。許你說。門云。枯樁豈不是明法身邊事。非枯樁豈不是明法身向二事。山云。是。門云。法身還該一切否。山云。作麼生不該。門指淨瓶云。法身還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