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1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第44页

出要。無染於世。故能得益於時。迹起塵網。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非道無以顯其德。而澆薄淺識。庸見之流。雖名參緇服。學非經遠。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見疎野。寧究真要。封懷守株。志絕通望。局之心首。而言無詣。意雖論道。不异於俗。與世同流。事乖真趣。研習積年。猶迷闇托。況談世論。孰能體之。是以容致濫委。以亂法司。肆意縱奪。專行暴尅。尚非俗節所許。何有道儀得存。致令新學困於磐石。律要絕於羈祕。於時正法玄綱。寧不覆墜耶。故知興替在人也。深崇護法者。何患佛日不再曜。法輪不再轉乎。
身是法聚可得自輕
又云。知自身心。懷佩聖法。下為六道福田。上則三乘因種。自餘紹隆佛種。興見法幢。功德不可思議。豈唯言論能盡。直引聖說成證。令持法高士。詳而鏡諸(此篇廣引經律。以示戒德。文長不錄)。
  又(上三)云。薩婆多云。新受戒人。與佛齊德也。以此而推。出家僧尼。真是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良由於此。不論受而具持。功德難數。若毀破者。猶利無邊。故十輪云。破戒比丘。雖是死人。是戒餘力。猶能示於人天道行。猶如牛黃麝香燒香等喻。佛因說偈。瞻蔔花雖萎。勝於一切花。破戒諸比丘。猶勝諸外道。是故行者。破戒之人。功德無量。遠有出期。不受戒者。隨流苦海。永無解脫。智論說言。寧受戒而破。初入地獄。後得解脫。不受戒者。輪轉三界。涅槃亦云。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命終還入三惡道中。良由無戒。故致往返。記云。凡戒因行。佛戒果德。凡聖優劣。實非相擬。一往且望。清淨義同。故云齊德。善法聚者。攬無邊戒法。歸無盡識藏。成善種子。作聖道基。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我等云何不自珍敬。佛恩深重。粉骨難酬。苦海導師。朽宅慈父。願從今日。盡於未來。竭力亡身。常贊三寶。廣度群品。少答聖慈。不論等者。舉毀破較量。有毀戒者。見此言相似順愚情。妄自矜誇。謂犯猶勝。此乃一途引接隨時之義。聖制令受。意在成持。即下文云。寧起行用。不順願求。又云。若毀佛戒。不如不受。教旨甚明。慎勿錯會。
憶體攝持須先秉志
鈔(中一)云。出俗五眾。所以為世良田者。實由戒體故也。是以智論云。受持禁戒為性。剃髮染衣為相。今若氷潔其心。玉潤其德者。乃能生善種。號良福田。不然縱拒。自貽伊戚。又云。故同法之儔。理須明察。若先嚴淨識。托對五塵。欲染不生。由前方便。若元非攝慮。對境不能不犯。
  記云。末世凡流。沉溺滋久。攝念離染。未見其人。自非宿善資熏。明師訓匠。勤求聖教。精擇良朋。志慕孤高。行希清卓。時時不懈。日日如新。或體達前塵。反求欲本。或冥心所受。專意通持。故得對境蕭然。遇緣確爾。翔而後集。默而識之。其猶揮手於空。了無滯矣。著鎧入陣。何所畏乎。然惑業未消。死生可懼。豈唯言說。即是請昇。在欲遠塵。良恐非爾所及。居凡學聖故。且抑而為之。勿事悠悠。宜應切切。因茲言及。一為深思。
  誡觀六難自慶修道(淨心誡觀。吾祖南山。為弟子慈忍作)。
  淨心誡觀云。一者萬類之中。人身難得。如提謂經說。今得人身。難於龜木。二者雖得人身。中國難生。此土即當邊地之中。具足大乘。正法經律。三者雖有正法。信樂復難。今隨力信。不敢疑謗。四者人身難具。今受男形。根無殘缺。相貌成就。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佛淨戒。六者雖受禁戒。隨戒甚難。汝可於戒律中。尊重愛樂。慙愧慎護。於此六事若不觀察。即便放逸。深障聖道。既超六難。常應喜慶。難得已得。得已莫失。如是思量。名為淨心。
出家過惡與俗不同
業疏(二下)云。據論罪本皆由事縛。不思厭背。師心妄造。如大寶積經。出家二縛。謂諸見利養也。如律緣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諸戒。為防罪業。障三塗也。今世出家。翻種苦本。不畏沉溺。多起下業。故彼文云。又有二癕。謂求見他過。自覆己罪。又十誦云。未來世中。出家人入地獄。白衣生天者。以俗人無法在身。但專信故。得生天也。出家有法。為世福田。乃反毀犯。妄受信施。開諸惡門。令多眾生習學放逸。故四分中。為說利養難消。六十比丘。得無學也。六十比丘。熱血從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語故。便退還俗。
起過之本應先觀察
又云。夫欲修道。於三業中。先斷財色二種。若不貪財。即無諂諍。若不貪色。即無熱惱。經云。背捨離欲。順菩提分。當修身觀。精勤一心。除世貪愛。制伏煩惱。令心清淨。以斷財色。成無漏善根。熏本識中成無貪種子。漸盡惑染。入賢聖位。經云。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多求利故。專習唇吻。莊補華綺。戲論諍訟。遞相謗嫉。三毒轉強。煩惱增長。
  又云。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一切樂因果。戒定為本。然此因果。悉在眾生心微塵中。何故不禁。經云。八萬四千障道罪業。悉因財色。以為根本。何以故。十方眾生。無始已來。為財相殺者。過微塵數。為色相殺者。數復過是。若有斷者。名菩薩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