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1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律宗会元-宋-守一-第28页

。即小菩薩。雖期佛果。行處中間。望前雖勝。比後猶劣。上品引導。令至涅槃。同歸佛道。即大菩薩行。準沙彌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學者至此。宜須明辯。三心所期。行果分齊。上品云三聚戒者。出纓絡經。聚即總攝為義。小乘七聚。從教以論。菩薩三聚。攝行斯盡。一攝律儀戒(律儀禁惡。結業煩惱究竟斷故。即止行也)。二攝善法戒(世出世間。大小修證究竟修故。名作行也)。三攝眾生戒(一切含識究竟度故。即四攝行。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亦名饒益有情戒。此三須配。三脫四弘三身三德。如別所明)。三解脫者。雖是觀慧。非定不發。即是慧二學。絕縛證真。由此得人。故號三解脫門。然名通小教。今對三聚。須屬大乘。一空解脫門(即性空他)。二無相解脫門(即相空也)。三無作解脫門(即唯識也。亦名無願)懺篇三觀。別配三位。此明大行。須約圓修。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問。今此所受。為即三聚。為非三聚。若云即者。後須更受菩薩戒否。又復大小混亂。如何分別。若云非者。戒從心發。既發此心。那非此戒。大見錯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舉況結勸令識心分齊
鈔又云。如此發心。尚是邪想。況不發者。定無尊尚。智論云。凡夫始學。邪心中語。那含果人。慢心中語。羅漢果者。名字語也。如此自知。心之分齊。得佛淨戒。亦有分齊。故文云。佛子亦如是。勤求禁戒本。記云。言邪想者。凡夫結惑全在。未見正理。隨所動作。皆是邪倒。亂心事善。容有退沒。所以然者。如多論中。凡夫感戒。具有四過。一忻下有羸。二容退道法。三容變二形。四邪見斷善。內凡已去。分見真理。方無此婁。初心薄地。非邪而何。智論明世界語言有三。一邪二慢三名字。是中二種不淨。一種淨。凡夫具三(鈔舉前一。必兼後一。下亦同之)。見道學人。有二無邪語(鈔舉三果。以收初二。愛求〔盍〕故。猶有慢語)。聖人唯一。無邪慢(見愛永斷。隨世假名)。良以無作。假作而生。既非色心。無由表示。必約能領。顯戒優劣。前明上品。所期遠大。所納之體。定知始上。故云有分齊也。
決發大心違教限之疑
鈔又云。問。此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義當大乘。戒本文云。若有自為身。欲求於佛道。當尊重正戒。及回施眾生。皆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誠例。光師亦判入大乘律限。記云。言義當者。則顯淨宗。本非是大。有義相當。業疏分通。意亦同此。光師之判大。然彼所判。大成通漫。文雖引據。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將何為小。即應梵網體行全同。菩薩聲聞二戒無別。定知不爾。是以祖師所立。語意從容。義當分通。深符教旨。待至中卷。更為詳明(今亦有人。直判為大。不識教相。妄自云云)。問。上品心者。為全是大。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義耳。(私釋曰。言扶成者。能扶即圓義。所扶即分通。分通雖是佛乘。猶是小中密意。未敢直示。故須以圓而扶成之。問。既是扶成。何以鈔中直引為證。既直引分通而證發心。驗之發心即分通義。何云扶成。又問。前引業疏。發心依於善戒。今鈔發心乃據分通。發心是一同。文據有異。未審若何。要知的義。不可籠通)問。分通之義。出自何人。答。如來立教。被此機緣。部主深知。還符佛意。別立成宗。是以前後律序。法正所安。多伸此意。豈不明乎(世有口傳。南山不合立分通義。然不知分通。乃是佛意。部主承用南山。但伸明耳)。
囑受者。須明心境及法
鈔又云。如是發戒緣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時。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續。見境明淨。不得臨時。方言發心。若約臨時師授法相。尚自虗浮。豈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發。豈非大事。記云。心須念念無間。境必法法無昧。毫差即失。可不慎手。今時昧教。事同兒戲。乍登壇上。心志驚惶。況師授昏冥但知學語。自無所曉。將何示人。豈非宿業所追。致使此生虗喪。深須責己。期遂將來。
嘆戒法。囑受者用心
鈔又云。此戒法。唯佛出世。樹立此法。祕故勝故。不令俗人聞之。故六道之中。唯人得受。猶含遮難。不得具受。汝今既無。甚是淨器。當深心乞戒。須臾之間。人三寶數。若輕浮心。戒不可得。
羯磨前總示戒法。令發上心
鈔又云。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發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記云。顯前發戒。且令預習。未是正用。今將納法。縱令已解。更須委示。選擇要語。激動蒙心。我師當此。不可率易。策導開解。納法之本。
教開廣身心容納戒法
(前既以圓開導。而受者已悟心境一如。今正納法。故此略示)。
  又云。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應發心作虗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論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當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汝當發驚悚意。發上品殷重心。今為汝作羯磨聖法。此是如來所制。發得塵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須知之。記云。初教運想。五蘊色心。宿因所感。故云報得。法既周廣。劣報難容。必須運動方堪領納。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