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9-戒律宗

11-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戒律宗-在家律要广集-明-智旭-第71页

。枚舉曷勝。縱彼業重無知。行者自當獲福。故應教化。無間人畜也。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疏。強為解說。彼此有慢法之失。故制。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在家不全為法主。止說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法師比邱。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花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疏。為白衣說。不得倚立。法應同坐。若相與立。亦非過。為四眾說。亦不得立。莫言僧尼有道。而倚立為說。亦是輕法為犯也。
  合注。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座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說。謂不順說法儀式。非謂顛倒謬說也 此是遮業。三緣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說法。若為名利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又此且據坐言若准律中。則人臥己坐。不得為說。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人在前行。己在後行。人在高經行處。己在下經行處。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為說。又衣纏頸者。覆頭者。裹頭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騎乘者。持杖者。持劒者。持矛盾者。持刀者。持葢者。皆不得為說。惟除為病人說法。一切不犯 七眾同犯。以沙彌等亦許登高座故。以白衣說一句一偈義。亦應如法故。又善生經云。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開遮者。僧祇律云。若比邱為塔事僧事。詣王及地主時。彼言比邱為我說法。不得語令起。恐生疑故。若邊有立人者。即作意為立人說。王雖聽。比邱無罪。又比邱患眼。前人捉杖牽前。為說無罪。又比邱在怖畏險道時。防衛人言。尊者為我說法。雖持刀杖。為說無罪 果報者。不如法。則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則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疏。既見善事。法應隨喜而今制網障閡。乖助善之義。故制。在家二眾同犯。出家五眾。無其自在之制。脫立閡善制限。亦同此制。大小同犯。
  發隱。脫。倘也。出家雖無自在權勢。倘即眾中。立為制限。不容修福作善。亦與在家同罪如僧雲欲廢女薩。即其事也。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國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貴。破滅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立形像佛塔經律。立統官制眾。使安籍記僧。菩薩比邱地立。白衣高座。廣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薩正應受一切人供養。而反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國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寶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輕垢罪。
  疏。不聽出家。斷僧寶也。不聽四部出家者。謂居士。居士婦。童男。童女。不聽造立形像。斷佛寶也。不聽書寫經律。斷法寶也。
  發隱。安籍記僧者。安設簿書記僧名字。使多寡有數。不得增益。夫僧遊世外。宜放令自如。而乃定之版圖。擬諸編氓。可乎。惜乎末世。少見為王。官者。入僧寺。故造僧籍。多見為僧尼者。置民產。自入民籍耳。悲哉至於地立走使。亦僧之過。非王官過也。翹首而高參鳥窠。泥塗迥絕。三詔而不回信祖。趣步無踪。地立走使。非僧自取而何哉。問。會昌沙汰。宣和改更。破法之愆。誠不免矣。然或僧尼背佛違法。暴橫無禁。則將任之乎。答。貞觀九年。詔天下諸州有寺之處。各度僧尼。務取德行精明者。其有溺於流俗。或假託鬼神。妄傳妖怪。或謬稱醫巫。左道求利。或灼鑽膚體。駭俗驚愚。或造詣官曹。囑致贓賄。凡此等類。大虧聖教。朕情在護持。必無寬貸。宜令所司。依附內律。參以金科。明為條制。此則雖有所制。不犯今戒。所以者何。僧尼暴橫。滅法之由。司世道者。從而抑之佛法乃得久存而無弊。是正以安僧。非以病僧也。況詔以內律金科參用。則非純任王法也。如文皇者。真可謂得大士之善權。而非凡量可測矣。嗟乎。使為僧者。人人奉佛明誨。精心力行。王官豈不加敬。聖天子。賢宰相。文武百執事。必不負靈山之囑也。唯在吾徒勉之。
  合注。此具性遮二業。障善法故。四緣成罪。一。是三寶事。二。三寶事想。三。有制限心四。制限得成。隨事結罪 開遮者如彌勒昔為國王。假設非法制限。以興正法 果報者。制限。則得斷滅三寶大罪。不制。能招宏護三寶功德。
○第四十八破法戒
疏。內眾有過。依內法治問。乃向白衣外人說罪。令彼王法治罰。鄙辱清化。故名破法。乖護法之心。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依內法治問者。僧內俗外。僧有過依僧法罰治責問。不宜用外刑辱內眾也。唐書顯慶元年五月。敕天下僧尼。有犯法者。以僧律治之。不得。與民同科。王官護法如此。而僧反破法。可乎。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為名聞利養。於國王百官前。說佛戒者。橫與比邱比邱尼菩薩戒弟子。作繫縛事。如獄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餘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