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20-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慧苑-第8页

辨。
  三梁朝光宅寺雲法師。立四乘教。彼依法華譬喻品說。以臨門三車。為權教三乘。四衢等授大車為實教。大乘權實合論故。立為四。故云若不爾者。諸子出宅。各應得車。無宜更索。謂羊鹿是權。可使出門。不得牛車。是實如何齊素。又若四衢等授即是三中牛者。且二子先自無心得大。是不期而會。求牛正當無志。何說非本所望。又若不爾者。經不應言。初以三車引誘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如來亦爾。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又不應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不應言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解云惡世本願方說三乘。不爾諸佛唯說其一。明知三中之大。非實教大也。具釋如彼法華疏中。
  四隋朝笈多三藏。亦立四教云。一四諦教。謂四阿含等諸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諸部般若。三法相教。謂楞伽經等。四觀行教。謂華嚴經。
  五唐新羅國元曉法師。亦立四教。一三乘別教。如四諦教緣起經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經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網經等。四一乘滿教。如華嚴經等。然三乘共學名三乘教。不明法空。名別相教。通說法空。是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於中未顯普法。名隨分教。復明普法。名圓滿教。具顯如彼華嚴疏中。
  第五立五種教門。自有三家。一齊朝護身法師。立三宗教。一因緣宗。二假名宗。三不真宗。此上三教同衍師說。四真宗教。謂涅槃經。說佛性常住等故。五法界宗教。謂華嚴經。說法界法門故。
  二唐初波頗三藏。亦立五教。一四諦教。謂小乘經。二無相教。謂般若經。三觀行教。謂華嚴經。此上三教。同笈多說。四安樂教。謂涅槃經。說常樂故。五守護教。謂大集經。說守護正法事故。
  三有古德。亦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初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此五大都影響天台。唯加頓教令別爾。然以天台呼小乘為三藏教。其名謬濫故。直目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為初教。別教被於熟機故。改名終教。圓教之名仍其舊也。所立頓名。不據根機。入法非漸故。引思益經云。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無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哩住顯不二等。是其頓也。(其相同此)。
  第六立六種教門。唯有一家。謂耆闍法師。云教有六種。一因緣宗教。二假名宗教。此上二教。同衍師說。三不真宗教。謂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理故。四真宗教。謂說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謂說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義故。六圓宗教。謂法界自在緣起無[得-彳]德用圓備故。
  第二辨違順者。前之所敘一十九家。雖各有憑教理成立。中間非無名義可不。故此略明順違之相也。
  初一音教中兩師俱依本質教說若□唯識教分本影。則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隨聞者識聚集異故。若依無[得-彳]法界。則說聽圓融。令互相攝一多無[得-彳]也。
  第二二教門內。初劉虬立漸頓中云。初時但說人天教者。此判若唯對一類機。理則無爽。若用五時刻定全斷。便乖提謂密迹等經。彼經皆云。第二七日說三乘故。若十二年中說三差別。則深密應非說三差別。真諦記中。佛成道後三十八年。說解節經故。若十二年後三十年前。說般若空教者。龍樹菩薩。釋大品經。則不應云諸比丘眾聞說般若各脫三衣施佛。不犯缺衣者。由是十二年前未制廣戒故。又與真諦引教相違。記中說佛成道七年後。即說般若經故。又云說般若時。未說破三皈一教者。何故大品云。舍利弗問須菩提言。若都不退空復不異。何故得有三乘差別不唯一乘。須菩提言無二無三。若聞不怖。能得菩提。據此已說何言未耶。若三十年後。說破三皈一教者。深乖前引大品所說。若臨涅槃時。唯說佛性常位了義者。遺教應非臨涅槃說。此上且約隨說乖妨。大都此人未識佛法。謂不知如來本質色聲。聞同時異。應一切時處。但與諸機作增上緣。非目前後說大小法故。不識佛也。又不知影像教。但結集家。隨機見聞故。前後大小之相故。不識法也。由不知判教多失。諸有同者準此應知。
  二誕法師等漸頓教者。教既有憑。義復無失故出現品云。若即說深法。眾生恐怖。是故如來漸降法雨。如摩那斯。若頓說大乘法。如大莊嚴。又法華云。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別說三乘等。廣說應知。文既至義。教復極成。無過故也。
  三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者。文義令依涅槃所說。既亦教義至極。無所違也。
  四江南印法師等。立平道屈曲二種教者。義寬斷狹。多所違犯。何者謂云。釋迦說經。皆是遂機隨計破著。舍那說經。皆遂法性。自在而說。若爾者。涅槃法華維摩楞伽密嚴勝鬘佛藏經等。皆釋迦說。應不明於如來藏性實相法界等。華嚴梵網既舍那說。何故華嚴於四諦普賢行等品。皆云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又問明淨行梵行三賢十地離世間入法界等諸品之中。不應皆說對治行法。梵網應唯遂法性說。不隨雜類畜生等器方便而說。亦不應說化身佛禮報身佛請問法等。四異中眾處兩異皆違經說。七處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