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無示。
▲言各得圓音一義者。菩提留支得第三隨根解音。羅什法師得第七純稱法界音也。
▲言齊楚俱失者。出文選第四子虗賦。
▲言並應奪之者。奪開教也。而與之耳者。縱合教也。言然並為教本下又都奪耳者。奪歸開教也。此意。佛音但是教本。非是其教。今辨判教。何關其本。二師談本。豈相愜當。故鈔云。又都集耳。
鈔華嚴梵網等者。即師所立。唯華嚴經。名平道教。刊定錯認。將謂梵網亦為平道。由見梵網亦居蓮藏舍那說故。
▲言皆是稱性善巧者。揀異隨宜方便也。
▲言一時頓演者。揀異前後漸說也。
▲言說於世尊餘處隨根等者。如法華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亦是指鹿苑所說。非是自說靈山法華會也。
▲言或有國土唯說三乘者。此顯不說法華也。同此國土中。為說華嚴。為不說耶。若說華嚴。云何唯說三乘。華嚴之經是一乘故。若不說華嚴。何云祕不見有一佛土其中如來不說此法。明是平道。答若就德相常遍。說其華嚴。今從業用。云唯說三乘。若爾就德相。法華亦常遍說故。何云法華亦有不說。若就業用。云有不說者。其華嚴經。就業用門。亦有不說故。鈔云。或有國土。唯說三乘故。今謂。通云。若就德相。唯是華嚴。更無餘經。但就業用。曲巧隨根。華嚴經中。分出餘經。是故餘經德相乃無。業用方有。說業用門。有說不說。華嚴之經。約德相門常說遍說。又解法華經唯是一乘。解深密經唯是三乘。其華嚴經非一非三。能一能三。語深名一乘。語廣名無量乘。深即廣故非一乘。廣即深故非三乘。今云或有國土唯說三乘。但見不說法華唯一乘故。不遮華嚴非一乘故。是故華嚴無不說故。
鈔釋迦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為主十身具顯者。問若準餘教。釋迦唯化。遮那唯真。故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若準此經名號品云。或名釋迦牟尼。或名毗盧遮那。云何偏言釋迦唯化遮那十身。答釋迦唯化。約餘教說。遮那十身約此經說。
疏略云四異異實有多者。鈔列十門。而與賢首教義十異。理亦相參。彼云。一時異。(此經念劫相收餘經年月尅定。)二處異。(本末相融。唯在娑婆。)三主異。(具足十身。唯是化身。)四眾異。(同異一乘眾權小三乘。眾)五所依異。(侮印炳現後智流出)六說異。(主伴通方。有說不說。)七位異。(因果交徹賢聖歷別。)八行異。(稱性圓修。隨相分齊。)九法門異。(略舉十種。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此有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八解脫。此有十解脫。五彼有四無畏。此有十無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有三世。此有十世。八彼有四諦。此有十諦。九彼有四辯。此有十辯。十彼有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餘門無量。餘如經說。)十事異。(觸類之事即法門故。依坐等事但表法故)應知刊定不唯破彼即公。抑又彈於本師清涼扶昔。故伸敘釋。
鈔五說教時分異者。問與前教門儀式中一時頓演。有何異耶。答彼得時而顯儀。此正論時。或彼據一時。此兼十重。故不同也。
疏偏方不定教者。一云方者法也。即偏為一類非漸非頓根。說大乘法。故名偏方。二云方者處也。通途時處。正弘於小。偏於一處。而說大乘。故名偏方。言不定者。漸頓不攝。故名不定。
疏或但分為二者即是半滿者。問此言半滿。與前牟讖立二教中半滿何殊。答前唯據法。此兼約時。故鈔云。既破五時。四三二時。皆已破竟也。
疏實義即空者。法空也。若云我空。無殊俱舍故。學者應悉。
鈔理絕百非者。所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成四句也。非有非無亦非有亦非無非非有非非無。成八句也。一異同前。又成八句。共有十六句。隨三世開。共成四十八。斷常各具。即有九十六。并本四句。乃成百非。
▲言故智度論云一切實等者。如次配真諦俗諦雙表中道雙遮中道也。或有空俱非。四句皆實。故云一切實。有空俱非。四句皆非實。有空俱非。四句皆亦實非實。空有俱非。四句皆非實非非實。又準大鈔。有四重四句。初單四句。如向已明。二復四句者。一有有有無。(即是幻有門中所攝幻有真空)二無有無無。(真空為門所攝幻有真空)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雙照門中還攝有無故)四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雙遮門中亦攝有無)而言復者。四句之中。皆說有無故。第三具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句故。第一有句具四句者。謂一有有。二有無。三有亦有亦無。四有非有非無。(即是幻有為門攝餘三句故也)第二無句中四句者。一無有。二無無。三無亦有亦無。四無非有非無。(有空為門攝餘三句故)第三亦有亦無具四句者。一亦有亦無有。二亦有亦無無。三亦有亦無亦有無。四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表句為門攝餘三句故)第四非有非無具四者。一非有非無有。二非有非無無。三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非有非無。(遮句為門攝餘三句故)上四四一十六句。為具足四句。第四絕言四句者。一單四句外一絕言。二復四句外一絕言。三具足四句外一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