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出生諸藥草故。四以難見結伏藏喻。五以難知結寶州喻。六以難量結淨眼喻。七以難測結遍處喻。八超過一切結妙藥翳形。九不可思議結二天隨逐。十無能壞者結滅定不行。非諸已下總結非境。二是故下結不見聞。因果勝境彼皆不見。三何以下。重徵結成。以非大器故不堪受。上來法喻。廣顯聲聞不見聞等。問般若經明一切聲聞。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言無菩薩德。答大乘該於小乘。則智斷皆是其忍。小智不知大智故。今不見不聞。又智論說。般若有二。一共般若。二不共般若。共般若智斷皆忍。不共般若故彼不聞。智論自指不思議經為不共故。又約法華。若已開顯。則權為實漸。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權實對辯。則小如聾盲。故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知佛智。其猶黎庶以對於王。以王收人。率土之內皆王人也。以人對王。則貴賤等倫天地懸隔。以性普收。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況於二乘無漏因果。若辯教行。權教菩薩久修六度。尚不信聞。況於二乘而能知見。二乘上首尚如聾盲。凡夫外道居然絕分。故知聾盲於勝有力。力用交徹。成大緣起。餘如前說。
●大文第六。爾時東方下。偈頌讚德分。既至詠德顯所證故。此中菩薩即前新集。纔集即讚。正讚正集。二乘便迷。無有前後。文不累書。故編為次。若將此偈。居迷失前。理亦可通。以二乘中言不聞故。而諸經本皆居後者。偈說二乘不能測故。與普賢偈為一類故。若偈於前。則謂讚後方始迷故。十方菩薩即為十段。前二別讚道場。後八通讚佛德。十段皆二。先舉人辯儀。後以偈讚德。
今初。東方舉人辯儀中。先標說人。後承佛下。辯說偈儀。承佛威力。表無我慢。法有本故。觀察十方。示無偏心。欲普被故。亦可承佛威力。示無偏心。遍承十方一切佛故。普觀十方。亦無我慢。不謂大會傍無人故。下皆倣此。二偈詞中總讚一會。十頌分二。初總。餘別。別中亦二。前四歎如來。後五歎菩薩。前中三。初二歎內德。一廣。二深。次一歎外相。而寂用無[得-彳]。後一結成今用。後五歎菩薩中。一總顯雲集。二行願深廣。三對劣顯深。四對他顯勝。五定用普周。
第二南方唯歎菩薩。十頌分二。前七正歎菩薩。後三結歸如來故歎菩薩。便為讚佛。前中三。初二歎內德。前偈二嚴利物。後偈定智甚深。次二偈指其外相。後三寂用無[得-彳]。於中。初一無心普周。上三句寂。下一句用。彼現不去此現不來。不依於體。不著於相。斷分別根。為究竟離。故能普現。次一偈無相現相。寂然不動。方能遂通。微塵十方無不皆滿。上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後一偈不分而遍。秋空一月頓落百川。即體之用。故能普詣。即用之體。故不分身。非本身一為不分也。下摩耶云。非一處住。非多處住故結句云離有無相。有一多相。將何能令不分而遍。無一多相。復將何法。普詣十方。由離有相故能不分。由離無相故能普詣。為自在也。後三結歸如來中。初一偈結歸佛力。二一偈結知佛境。初句所等即法性身。次句能等通其報化。皆等真法界故。世間唯假名。拂其言迹。既理智契合。性相一如。說有三身。隨俗說耳。故舊經云。一切諸佛法。法界悉平等。言說故不同。此眾咸通達。三一偈結歎佛德。此是佛德菩薩所依。
第三西方此下。八段唯歎佛德。實通諸德。隨多顯名。今此歎智用應時德。十頌分二。前三法說。後七喻明。前中。初一長時演法德。根熟為時。不熟非時。今不擇故。說常無盡。而舊經云善達時非時。與此文反。次一摧邪現通德。後一結德深廣。應持不窮其頂。目連不究其聲。等覺不知其智。稱理無邊。故非有量。丈六千尺。隨現萬殊。語其真體量周法界。根不熟者不令其聞。稱法而知。佛方究盡。故非無量。下半雙結。乃有二意。一者結上非量無量即是超越。二者拂上。假無量以遣量。亦非無量。假量以遣無量。亦非有量。故雙拂之。量與無量皆是妄想。楞伽經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故遣之復遣之。以至於無遣。方為寂默超越之義。後七喻中。一喻前廣大。亦根本遣惑。二喻前圓滿。亦後得益生。三喻前現通。兼演法無盡。四喻前摧見。心如虗空不[得-彳]。異見方能摧故。五喻前隨眾生心。六喻化而無染。七喻總依佛智。此上二偈喻前超量。如風行空故非有量。不壞依持故非無量。
第四北方十偈九喻。歎三德深廣德。於中二。前三標三德。一恩。二斷。三智。後七釋成。即分為三。初三釋智德。於中。一能生智。謂依根本智生後得智。依後得智能生菩薩二乘等智。後二偈明深廣智。依體起用難測量故。文唯一喻。次二成恩德。滿願照生故。後二成斷德。契理淨根故。
第五東北方十頌。歎普益眾生德。於中分五。初一偈令物智同。二一偈普使障淨。三有一偈。明其益深。菩薩方了故。四有四偈。明其益遍。一入法遍。二成道遍。三神通遍。四示行遍。五有三偈。結勸修學。先一正勸。後二釋勸。一作用普淨故。二隨心能濟故。
第六東南方十頌。歎大用難思德。於中三。初三明難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