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依正間。問者正報應機。必依剎故。亦表依正無障礙故。五句依者。一剎類。二莊嚴。三清淨。四體性。五成就。上五即前二海廣。如四五二品。其佛住等五句即正報大用。一佛身。徧住諸剎。佛心常住大悲。二所具功德。及所證法性。三隨機說法。四作用威光。五修行得證。現成菩提。然此五即前會七海一即佛海。二即解脫海。三即演說海。四即變化海。五即名號及壽量海。波羅蜜海。其眾生海。但是所化。故略不舉。含諸海中。此之十句。下有言說。及現相答。至下當知。
△二引例請問三。初十句標彼說意。明其有悲。
如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世尊為成就一切菩薩故。
初句總謂。令諸菩薩行願成就故。餘九為別。
令如來種性不斷故。
一上繼佛種。
救護一切眾生故。
二云何繼以救眾生故。
令諸眾生永離一切煩惱故。
三云何救令離惑故。
了知一切諸行故。
四如何救知彼根行故。
演說一切諸法故。
五以何救說法藥故。
淨除一切雜染故。
六成何益一除集諦染。
永斷一切疑網故。
二決道諦疑。
拔除一切希望故。
三拔苦希望。
滅壞一切愛著處故。
四證證滅愛處。又成菩薩行。具悲智也。具此悲智。何所為耶。令佛種不斷。佛種不斷。有何相耶。謂成三德。救護眾生。成就恩德。永斷煩惱。成於斷德。了知諸行。成於智德。諸行有三。一心行。二所行行。三所了行。謂一切行無常無相。即所了也。云何救護演說諸法。云何永斷淨諸雜染。永斷煩惱。種現雙亡。除諸雜染。謂唯現惑云何成智。謂永斷疑網。智成何益。斷諸希望。惑除何益。滅諸愛著。一切著者。著有著空。著行著果。不著諸法。正智現前。悲救眾生。佛種不斷。是菩薩修行之要。亦諸佛之本意也。所陳諸問。一一皆有斯益。又釋一切菩薩是所成就。云何成就不斷佛種。即自成就。救護眾生。成就於他。云何救護。謂離二障。永斷煩惱。無煩惱障。了知一切。無所知障。以何方便。能斷二障。謂說諸法。此煩惱障。其相云何。謂愛與見。除諸雜染。絕愛煩惱。永斷疑網。絕見煩惱。此所知障。其相云何。謂於境不了。有所希望。法執未忘。一切生著。今相無不了。何所希望。達法性空。當何所著。二障既寂。二智現前。成菩提涅槃。謂不斷佛種。是則菩薩眾行成就矣。
△二有三十句。舉彼所說。顯其有智二。初十句問因。
說諸菩薩十住十行(至)十願十定十通十頂。
文有九句。昔云欠第九十忍一句。又以十信自不成位。是住方便。攝在住中。故不別問。故仁王經教化品云。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故知信住不分也。有四義故。信不入位。一進退不定故。二雜修十心。無定階降故。三未隨法界。修廣大行故。四未得法身。顯佛種性故。由斯不開十信。則成此會。及第三會俱答十住問也。十行第四會答。十迴向第五會答。十藏第四會中答。以藏有二義。一收攝義。謂收攝諸行。以用迴向故。答在迴向之前。二出生義。以出世地上證智故。問居迴向之後。十地第六會答。十願初地中答。十定十通第七會答。各有本品。十頂一種。答文不顯。古有多釋。一云。準梵網經說。十忍後有心地法門。即此十頂。理亦可通。但彼經說處。乃有十。初無菩提場會。但云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海。其二三四與此三四五會。處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樂天說十禪定。初禪說十金剛心。二禪說十願。三禪說十忍。四禪摩醯首羅宮說我本源蓮華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不云重會普光明及祇洹重閣次第。又別難可會通。又此中間後更有果問故。彼佛心地即後如來地等。非十頂也。有云。僧祇品答。以準瓔珞。等覺別有頂位。以因位窮終。今僧祇中說十大數。數中之極。故云十頂。彼問雖十答有多數。對上定通。亦非其類。故不可也。有云。壽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為下頂。極至賢首佛剎。名為十頂。又佛名第二詺此十一世界。為上首故。但舉此初後十一。即顯過百萬阿僧祇世界壽量之數。此為標首。首即頂故。然復彼無別問。似有少理。但標此十界。將為問端。對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謂新舊梵本俱無忍。問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頂也。言十頂者。因位終極。十定十通皆等覺位。十忍居後。又得頂名。問中約位終極。故名為頂。答據法門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終極。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極因位。二文更顯。故十忍品末云。通達此忍門。成就無礙智。超過一切眾。轉於無上輪等。既言超過。即是頂義。亦猶四善根中。忍頂法門。義相類故。不爾。忍無別問。空答何為。設欲成十。應脫十信。十信雖未成位。亦隨法界。修廣大行。德用殊勝。別一會答。應有問故。若將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頂問。於理無失。俱是等覺之終極故。
△二二十句問所成果。全同初會文二。初內德成滿。
及說如來地如來境界(至)如來自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