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8-华严部

1-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悬谈会玄记-元-普瑞-第75页

緣因雖有修生微劣慧眼不成了因不見真性(此則喻中缺眼)。
  疏今此能說通三世間者問前說主融三世間與此說人何別答前則佛為教主無法非佛雖舉佛身全收一切仍是教主為門今約能說乃通一切不必為教主與前體雖是同而義各異問正覺與眾生可名說人而器界等何名說人答菩提樹乃至四大微塵恒演法門如正覺及眾生故得名人也。
  鈔為三乘者然據前後所辨智正覺或局佛以普賢等望主佛亦眾生世間攝故或普賢等亦智正覺攝以望眾生說故今通三乘聖人皆正智覺者以佛菩薩聲聞各證自菩提故凡夫未證故唯眾生攝也然又大乘分二謂因與果緣覺攝在聲聞之中亦三乘故。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十四
音釋
蟾蜍
  (下音余)。

  (遠晣切拔也)。

  (可皆切)。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十五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普賢行品云等者下疏云一頌知四種說法而剎說等者略有三義一約通力二約融通一說一切說故三約顯理是說菩薩觸境皆了知故則觸類成教如香飯等鈔中云即三世間及時為四若時分三世則成六種若於三世各三世間則有九種總一切說即是十義。
  鈔有情者下佛名有情雖無情愛等而有情愛識純無漏故。
  ▲鈔上之七下問下明三世佛說等者則但是上之七種何有十耶若於七外唯取三世并上七種開十之義則成為復三世說義云何答若不言三世但為上七一時之間可有說義今盡於三世中取上七種皆恒說故則別為七總為三時中取法於義異故。
  鈔三俱融者疏云人法同一緣起隨義相分融攝無二四俱泯者謂平等果海離於言數緣起性相俱不可得若爾何有說義答令當根解俱泯之義已名為說五無障礙者謂合前四句於彼人法一異無障存亡無礙自在圓融故。
  ▲鈔初門十等者一事法界謂十重居宅等二理法界者謂一味湛然等三境法界所知分齊等四行法界悲智深廣等五體法界謂寂滅無生等六用法界謂勝通自在等七順法界謂六度正行等八逆法界謂五熱無厭等九教法界謂所聞言說等十義法界謂所詮旨趣等此十法門同一緣起無礙鎔融一具一切。
  ▲鈔人法界等者疏云此十並緣起相分參而不雜善財見已便入法界故名人法界。
  ▲鈔外道者即遍行外道也餘皆可知。
  ▲鈔百一十城者即善財所經之處問今此說友何舉城耶答下疏云有二義一者友必依城則一城一友二者於一城值於多友或求一友歷於多城而要一百一十以順表法故(表法如前)然此一百一十善友諸說不同一云理應具有但文脫漏二賢首前後諸友總五十四分出德生有德為二則五十五人各有自分勝進故有一百一十刊定破云經言一百一十已方至彌勒彌勒等三非一百一十之數明矣三刊定解云成數十耳實唯一百八人謂此前除遍友但五十一人各有主伴成百二人遍友指示眾藝雖非主友而是伴友為一百三更加無厭足王處空天瞿波處無憂德神摩耶處蓮華法德身眾神及妙光明神守護法堂善眼羅剎合前總有一百八以空天等相問答故得在友數非前主友稱名指示故非主友但名伴友清涼破云若爾違下餘城之言下自釋云前至童子童女已經一百一十今更後文殊所故云餘也謂若此為百八加慈氏尚始百九并後文殊方至百十何有餘耶(上皆敘昔)四清涼會釋云若會通者三釋皆得一種取更加不動優婆夷處覺悟菩薩如來使天足成一百一十則餘亦成以彼二聖亦教善財故得為伴友。
  ▲鈔三千知識者再見文殊已後即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善知識皆親近受法修習成熟斷障證真等。
  疏聲聞說者即舍利弗為六千比丘廣歎文殊十德等。
  鈔經云等者妙嚴品文也疏云以如如力則智演法音音還如性故無盡極廣多故無盡竪長故無極無間故稱恒。
  ▲鈔師子座說下亦妙嚴品文也疏云人中師子處之又說無畏之法得法空者何所畏哉說即教從法空所流問此等無情而得說者貞元疏云略有四意一業用佛菩薩力故二德相法爾能如是故三顯法則常是說四性融以性力故一無不具是故一說即一切說以性從相有說不說會相歸性都無所說以性融相一說一切說無說無不說若約觀心但隨自心有說不說。
  ▲鈔善慧地云下以居大法師位故能演法自在。
  疏略有十類者妙嚴品疏一影響眾諸佛菩薩為主伴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二常隨眾如普賢等作輔翼三守護眾如執金剛神等諸佛住處常勤護故四嚴會眾如道場神等常為嚴淨佛宮殿故五供養眾如偈讚法供華幢財供等六發起眾如解脫月等諸請難者七當根眾且言即時在會者若准根感通現未來根八表法眾十首表信十林表行等及座出菩薩等顯容持故亦通表萬行俱成佛故九證法眾證法佛菩薩等證說不虗故十顯法眾如聲聞顯法不共除當機是因中機感以親能起教故為因餘九非正是所化疎能起教名為緣。
  鈔列子云等者操(七到切)勘彼文有少加減此云必得之彼云必善得其意又遊泰之陰者彼云過於泰山之陰音曲每奏彼云曲每奏貴令易解耳夫志想象猶吾心也者彼注云言心闇合與己無異。
  ▲鈔文選等者即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具云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若僕大質之虧缺矣雖才懷隨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