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待空現。 云。向來葛藤如何安置。 王云。如同有會。 云。終非究竟。 王云。用無燄冰火去。 云。恁麼則洪爐一點雪也。 王云。珍重。 僧大展禮云。將此身心奉塵剎。何以仰報我王恩。 王云。知恩即不得。 僧感泣禮謝云。又是一重恩。爭能不感激。 王笑云。瞎驢又恁麼去。
柏林僧至府。坐次。問。如何是庭前柏樹子。 王云。你道柏林寺裏明日放堂。明日打齋。
一道者問。太陽溢目。萬里不掛片雲。意旨如何。 王云。汝但去人看。
有儒士問三教之同異。王云。若論○以內。三教實同一道。不可泥於迹象。涉於事為而妄生分別也。儒以修齊治平設教。道以虗無清淨設教。究其所以示人者。不能外○者箇。而釋教亦不捨離○者箇。既不捨離。即此○內而言。則不謂之一貫不可也。若以○之外。周孔黃老之書未言及此。能明此者。惟有釋典耳。下士愚盲。小智見淺。謂○以內尚不明了。何暇究○以外。不知○以內者倚。○以外者而立。若不明○以外。則○以內無論不能頓地透脫。即使到得盡處。猶有者箇○在。人但知拘滯生死。不知窮其無生不死。此一大關。惟此一路方透。即以佛教而論。如講演戒律。何嘗不與宗為一貫。必須宗為之統攝。離宗則盡屬幻作。宗乃第一義也。然一亦不立。方是佛旨。即此觀彼。自明三教分合之定論。圓明寧甘汝等迂儒之謗。斷不忍令眾生長溺苦海而不拯救指迷也。士聞愕然。諾諾而退。
四月八日。月下坐次。有從者指月問云。那一半為何不見。 王云。理合如是。
有儒士問。如何是六般神用。 王云。穴裏工人只須兩箇不兩箇。
溪邊閒步。一書生問。如何得似碧潭光皎潔去。 王云。減去目下一點。
僧問。了明此事。有捷徑直指之道否。 王云。有。總不出佛經祖意。但人疏忽而不省耳。如三藏十二部。無非敷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教外別傳。歷代祖師提唱。無非即心即佛一句。汝但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即是色。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空。空即是佛。能將此四句合成一句承當。一生參學事畢。
有道者問。無邊身菩薩為何不見世尊頂。 王云。如文殊菩薩不能測如來智。 云。文殊為何不能測如來智。 王云。如無邊身菩薩不見世尊頂。 云。佛見無邊身菩薩頂否。 王云。見則非佛。不見亦非佛。 云。佛測文殊智否。 王云。若測非佛。不測亦非佛。 道者有醒。王云。卸下道冠始得。
侍從粧香次。王云。香煙如何得無香味去。 者云。却請王爺道。王以手掩鼻。
有僧問。慧燈朗耀時如何。 王曰。伸手不見掌。 云。意旨如何。 王云。一里火光。
王至柏林。僧眾迎次。王指堦下一犬問大眾云。不得目為犬。道句看。眾無語。 王云。常住的。
一日。月夜延僧茶話次。一僧問云。如何是靜極光通達。 王云。今日合昨日看。
僧問。無明識性即佛性之說。如何理會。 王云。此意有兩說。無明譬波。佛性譬水。不可言波非是水。不可言水全是波。凡情認波捨水。聖見取水棄波。皆非真如佛性。所以圓覺經云。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又云。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金剛經云。如如不動。如如者如波。不動者如水。若了徹之人。無明識性即佛性。未了徹之人。無明識性非佛性。參學之人不遇明師指引。若但認以揚眉瞬目。動轉施為。將昭昭靈靈謂自真性。是則認賊為子。不但辜負己靈。抑且謗經誣法。學者當窮究徹底。不可被古今未達向上之盲眼宗師不了義論中止自悞也。僧稽首歎服。
一日。王云。三冬滴水滴凍。且喜春融冰泮。諸人看看池內龜生毛也未。
一侍從問。如何是鬼王。 云。糊塗人。 云。如何是神王。 云。明白人。 云。如何是佛。 王云。不明白不糊塗人。 云。如何是人。 王云。一任揀擇。
有僧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君王得一。坐致太平。衲僧得一。如何。 王云。清寧太平。僧禮謝。 王云。爭奈你不是衲僧。 云。為何不是。 王云。因闍黎未得一在。 云。誰是衲僧。 王云。圓明是衲僧。 云。恁麼則王爺得一也。 王云。我却不是衲僧。 云。王何前後互異。 王以左手拍膝云。衲僧。復以右手拍膝云。衲僧。
有僧問。如何是自性本不生滅。 王云。因常生滅。所以說不生滅。 云。如何是本不動搖。 王云。因時動搖。所以說不動搖。 云。如何是本自具足。 王云。因無一物可得。所以說具足。 云。如何是能生萬法。 王云。因無一法可見。所以說能生萬法。 云。王言與祖說大相違背。 王云。若不違背。即有趣向。 云。如何生無所住心。 王云。入林動草。入水興波。僧無語。 王云。還須違背始得。
有僧問。如何是十智同真。 王云。浮山九帶.八辯見.七徵心.六波羅密.五位君臣.四料揀.三玄要.二賓主。一句總答汝了也。 云。葛藤則且置。設如有箇纖塵不立底。王爺又如何接。 王云。一任門外聽誵訛。 云。塵塵剎剎露全身。阿誰分上事。 王云。阿誰無分。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