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詞。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者。却成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內外中間。實無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說汝如今情量處為道。情量若盡。心無方所。此道天真。本無名字。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恐你諸人不了。權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魚忘筌。身心自然。達道。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沙門果者。從息慮而成。不從學得。汝如今將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擬學取。有什麼得時。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閑道人。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飜成壅塞。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故云我王庫內無如是刀。 從前所有一切解處。盡須併却令空。即是空如來藏。如來藏者。更無纖塵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現世間。亦云。我於然燈佛所。無少法可得。此語只為空。你情解知量但消融。表裏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三乘教網只是應機之藥。隨宜所說。臨時施設。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我此宗門不論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慮後。 問。從上來皆云即心是佛。未審即那箇心是佛。 師云。你有幾箇心。 云。為復即凡心是佛。即聖是佛。 師云。何處有凡聖心耶。 云。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和尚何得言無。 師云。三乘中分明向你道。凡聖心是妄。你今不解。返執為有。將空作實。豈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聖境。心外更無別佛。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汝今不識。執凡執聖。向外馳騁。還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墮異趣。無始已來不異今日。無有異法。故名成等正覺。 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 師云。覓什麼道理。纔有道理。便即心異。 云。前言無始已來不異今日。此理如何。 師云。只為覓故。汝自異他。汝若不覓。何處有異。 云。既是不異。何更用說即。 師云。汝若不認凡聖。阿誰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你更擬向何處覓去。 問。妄能障自心。未審而今以何遣妄。 師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無根。只因分別而有。你但於凡聖兩處情莫計念。自然無妄。更擬若為遣他。都不得有纖毫依執。名為我捨兩臂必當得佛。 云。既無依執。當何相承。 師云。以心傳心。 云。若心相傳。云何言心亦無。 師云。不得一法。名為傳心。若了此心。即是無心無法。 云。若無心無法。云何名傳。 師云。汝聞道傳心。將謂有可得也。所以祖師云。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得時不說知。此事若教會。何堪也。 問。只如目前虗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乎。 師云。什麼心教汝向境上見。設汝見得。只是箇照境底心。如人以鏡照面。縱然得見眉目分明。元來只是影像。何關汝事。 云。若不因照。何時得見。 師云。若也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汝不見他向汝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云。他若識了。照亦無物耶。 師云。若是無物。更何用照。你莫開眼[穴/(爿*臬)]語去。
上堂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無事亦無。散去。 問。如何是世諦。 師云。說葛藤作什麼。本來清淨。何假言說問答。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何不與我心心同虗空去。如枯木石頭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應。若不如是。他日盡被閻老子拷你在。 你但離却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虗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淨法身。名為阿耨菩提。若不會此意。縱你學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屬。如此修行。當復何益。故誌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假饒你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也只是在凡聖內坐。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為你不是與麼人。須要向古人建化門廣學知解。誌公云。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你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但學無心。久久雖實。為你力量小。不能頓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須得箇入處。自然會去。為汝不能如是。須要將心學禪學道。佛法有什麼交涉。故云。如來所說。皆為化人。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決定不實。若有實得。非我宗門下客。且與你本體有甚交涉。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 若也會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錯。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一切不如心真實。法身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既會如是意。大須努力。盡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問。六祖不會經書。何得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