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相續無間。直至菩提。所以便獲阿惟越致。佛階决定。可期流轉。娑婆促景。迷於淨土長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證無生。在欲無欲。居塵不塵。方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迴入塵勞。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或與少善相應。便為逈出四流。高超十地。抵訶淨土。耽戀娑婆。掩目歸空。宛然流浪。並肩牛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擬比大權菩薩。其惑五也。故經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則不信諸佛誠言。不願往生淨土。豈不甚迷哉。古德云。念佛一門有七種勝。一詞少易行勝。二念緣佛境勝。三離難獲安勝。四稱名滅罪勝。五持念獲福勝。六果感見佛勝。七親迎往生勝。彌陀十勝。一能滿所求勝。二親迎往生勝。三蒙光超世勝。四聞名得法勝。五聞名轉質勝。六聞名修敬勝。七聞名證果勝。八聞名受生勝。九聞名具德勝。十聞名不退勝。淨土十勝。一生值三寶勝。二速得勝法勝。三生得身相勝。四無惡唯善勝。五無苦純樂勝。六所須隨念勝。七壽命長遠勝。八修行不退勝。九國非界繫勝。十國土莊嚴勝。往生十勝。一經說易生勝。二時但少修勝。三聖眾護念勝。四光明攝受勝。五乘佛願力勝。六化主親迎勝。七諸佛證明勝。八能滅眾罪勝。九眾經共讚勝。十法滅獨行勝。又往生十易。一信解發心得生易。二隨修少善得生易。三凡修一觀得生易。四慈光願攝得生易。五諸教讚勸得生易。六諸佛讚勸得生易。七眾聖加護得生易。八二聖化攝得生易。九念滅眾罪得生易。十臨終聖迎得生易)。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佛祖大慈悲心。垂語勸生念佛法門。我等應當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無量音佛 南無定光明佛 南無寶光明佛 南無寶蓋照空佛 南無妙寶佛 南無諦幢佛 南無梵幢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殊勝佛 南無集音佛 南無金剛步精進佛 南無自在王神通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淨月幢稱光明佛 南無妙樂佛 南無無量幢幡佛 南無無量幡佛 南無大光普遍佛 南無寶幢佛 南無淨光佛 南無寶王佛 南無樹根華王佛 南無維衛莊嚴佛 南無開華菩薩佛 南無見無恐懼佛 南無一乘度佛 南無德內豐嚴王佛 南無金剛堅強消伏壞散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香山居士 誓願法門
(白蓮集云。香山居士。白居易。字樂天。作畵西方幀記。誓願云。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迴施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越南部。便覩西方。白毫大光應念來感。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現在身。盡未來際。常得親近。而供養也。欲重宣此願。而偈讚云)。
( 極樂世界清淨土 無諸惡道及眾苦 願如老身病苦者 同生無量壽佛所)
唐李太白 讚序法門
(白蓮集云。唐李白。字太白。作金泥畫西方淨土變相。并序云。我佛金天之西日沒之所去。中華十萬億剎有極樂世界焉。彼國之佛身長六十萬億由旬。眉間白毫向右宛轉。如五須彌山。目光。清白。若四海水。端坐說法。湛然長存。沼明金沙。岸列珍樹。羅網彌覆。欄楯周帳。硨磲瑠璃為樓殿之飾玻瑪瓈瑙耀階砌之榮。皆諸佛所證。無虗言者。若已發願。求及發願。若已當生來及當生。精念七日必生其國。功德罔極。灼然難名。讚曰)。
( 向西日沒處 遙瞻大悲顏 目淨四海水 身光紫金山 勤金必往生 是故稱極樂 珠網珍寶樹 天花散香閣 圖畫了在眼 願託彼道場 以此功德海 冥佑為舟梁 八十億劫罪 如風掃輕霜 庶觀無量壽 長覩玉毫光)
東坡居士 偈頌法門
(白蓮集云。東坡居士。蘇軾。字子瞻。讚阿彌陀頌曰)。
( 佛以大圓覺 充塞恒沙界 我以顛倒想 出沒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 得往生淨土 我造無始業 本從一念生 既從一念生 還從一念滅 生滅滅盡處 則我與佛同 如投水海中 如風中鼓槖 雖有大聖智 亦不能分別 願我先父母 與一切眾生 在處為西方 所遇皆極樂 人人無量壽 無往亦無來)
楊無為子 序讚法門
(决疑集。無為子楊傑。字次公。作序云。華嚴解脫長者云。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是。知眾生注念。定見彌陀。彌陀來迎。極樂不遠。乃稱性實言。非權教也。淨土無欲池欲界也。其國地居非色界也。生有形相。非無色界也。一切眾生未寤正覺。處大夢中。六道升沈。未甞休止。諸天雖樂。報盡相衰。修羅方瞋。戰爭玄勝。傍生飛走。噉食相殘。鬼神幽陰。飢渴困逼。地獄長夜。痛苦號呼。得生人趣。固已為幸。然而生老病死眾苦縈纏。唯是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