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
(誦呪三徧畢。動鐃鈸)。
(法師想法界羣生。因茲普度。咸到道場。既屢蒙法喜之益。復能陳廣大之願。願行成就。用嚴法身。不退此心。可期佛果)。
(表白說偈讚三寶。宣疏迴向。此偈出神變加持經。偈云)。
稽首十方三世佛 三種常身正法藏 勝願菩提大心眾 我今皆悉正歸依
說偈仰讚法界三寶。願於後時再垂明證。茲日粤有奉三寶某人。修營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宣行法事。今已告圓。具有疏文。謹當披讀。
(表白宣疏畢。法眾進前分讀獻狀。候都讀畢。復一人讀功德司知委文牒)。
(表白為施主及大眾說自慶偈云)。
即法界理。起法界心。對法界境。修法界供。向十方佛。讚說大乘。從大悲門。普度六道。三檀等施。六行俱成。是則名為真法供養。修齋事畢。慶己慶人。願諸聖賢。腸以護念。
(表白振鈴誦呪發遣。白言)。
清夜向闌。勝筵將散。備行齋事。允協物懷。示多儀必有初終。揆盛禮當全迎送。惟聖人尊居常寂。本絕去來。俾凡情徹悟真歸。豈無方便。資之法力。被以佛光。左提右掣。而盡空七趣之倫。前進後趨。而優入九連之品。既得生於樂國。即回念於塵寰。常如是起大悲心。極未來弘普度道。
我佛如來有發遣真言。謹當宣誦。
唵 麼訝羅 穆羯叉 目
(誦呪三徧畢。動鈸。回繞座席。送聖賢出道場外。化煉財馬)。
(法師想諸聖賢。各以己之威德。攝濟六道。令其各捨本業。轉生淨土。一切大眾。莫不歡喜踊躍而去)。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第六
水陸儀文。世傳起自梁武帝。昔白起以長平一坑。至四十萬。罪大惡極。久沈地獄。無繇出離。致夢於武帝。武帝與誌公諸師議拔救之策。知大藏有水陸儀文。禱之。則光明滿堂。繇此舉行。傳之後世。而今藏並無其文。金山寺之本。亦前後錯雜。不見始終頭緒。時僧行者。亦復隨意所作。各各稍殊。南都所繪上下堂像。隨畫師所傳。奉為定規。頗不的當。而啟建道場者。化募資費。累月累年。始克成就。陳設繁文。以致士女老幼。紛至沓來。如俗中看旗看春。交足摩肩。男女混亂。日以千計。而不免褺瀆聖賢。衝突鬼神。失多而過重。有禍而無功。多致道場不終其事而感惡報。甚可懼也。惟四明志磐法師所輯儀文。至精至密。至簡至易。精密而不傷於煩長。簡易而不病於缺漏。其本止存四明。諸方皆未之見也。予為訂正。重壽諸梓。以廣流通。雖然。亦不可易易舉數數舉也。易則必至於數。數則自生夫易。繇是疏於誠敬。多諸過愆。則求福而反禍矣。幸相與慎之。(竹窗三筆中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