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26-中国撰述礼忏部-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清-咫观-第38页

。為修陀利比丘尼等。被惡鬼嬈。召須彌頂上七萬鬼神。大海中五萬鬼神護之。
  灌頂百結神王護身呪經。
  佛在羅閱祇精舍。心為滅後弟子辟除邪毒。帝釋遂請佛說百神王名。
  灌頂宮宅神王守鎮左右呪經。
  佛在磨竭國。勅目連以呪往救迦羅那村災難。佛亦隨請。眾集。普觀請佛演目連所說章句。佛為說東方七千大神上首三七名。南方九千大神上首二十八名。西方六千大神上首三七名。北方九千大神上首三七名。中央三萬大神上首十二名。
  灌頂塚墓因緣四方神呪經。
  阿難問殯葬佛。答如輪王。問閻浮有幾葬法。佛言有震旦國。我遣三聖在中化導。人民慈哀。禮義具足。葬法第一。問。造立墳塔。死人精靈在中否。佛言亦在亦不在。無善惡。未有去處。在塔墓中。大修福。生人天。造惡墮三塗。不在塚塔中也。舍利雖如麻米。有大威神。兼說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塔事。因釋種童子被鬼神所嬈。結四方灌頂章句以護塚塔。
  灌頂伏魔封印大神呪經。
  佛在祇園。默念眾生愚。帝釋問文頭樓法。佛言。先念自身。猶如佛身相好光明。次念千二百五十弟子。次念諸菩薩僧。又念五方大神。以五方神王名字。及其眷屬。寫著圓木之上。縱廣七七分。名為文頭樓法。此云神印。次說天帝演說四王名字。次說七佛灌頂無相神印章句。次因阿利陀請。勅諸弟子惠施少少飲食之餘。又行此神典。當造其形像。以酥油餅果而施與之。
  灌頂摩尼羅亶大神呪經。
  佛在祇園。愍念人民。為邪惡鬼神所惱。結是摩尼亶大神呪經。舉七佛名為證。八菩薩五百開士十弟子。三十三天。三十五龍王。三十三大神將。二十四鬼帥。并說山海精魅。四十九鬼。四十九山精。及諸魅鬼名。若急難之日。當齋戒一心。思念十方一切諸佛。過去七佛。八菩薩十弟子五百開士。三十三天。諸大龍王。善神將軍及鬼神等。正心正意。莫念東西南北之事。及室家之事。
  灌頂造五方龍王攝疫毒神呪經。
  佛遊竹林。阿難因維耶離國疾疫。求護。佛言歿毒火殃。皆是殺戒所感。普慈一切。受持禁戒。行於十善。可得至道。遂說五方龍神王名。遣禪提比丘往救。三十九年禪提終。疫興。人民趣其精舍。見禪提先時所嚼楊枝。擲地成樹。樹下有泉。折樹枝。取泉水。拂灑病人。皆愈。
  灌頂梵天神策經。
  佛在因沙崛山中。梵王請出梵結願一百偈頌以為神策。佛讚許之。遂說九十九卦。每卦八句。
  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亦名普廣菩薩所問經。
  佛將涅槃。普廣菩薩問。四輩弟子。修何功德。得生十方國土。佛為說十方佛國隨願往生。問何以經中稱讚彌陀佛剎。佛言娑婆人民貪濁。習邪者多。不能專一。令心有在。是故讚之。又為亡者修福。如餉遠人。無不獲果。又臨終歸戒。悔過修善。如負債人。依於王。又為亡人修。七分獲一。若以亡者物施於三寶。功德力強。可拔地獄。又逆修生七。其福無量。又明請十方僧。不擇高下。次第供養無異想。其福最多。又為眾說那舍長者。父母罪福因緣。說諸佛無上章句。
  灌頂章句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
  佛遊維耶離樂音樹下。文殊問往佛名字。及清淨莊嚴。佛舉藥師瑠璃光如來十二上願。其國猶如無量壽國。日曜月淨二菩薩。補佛處。願生西方彌陀國者。聞是佛名。有八菩薩迎令往生。
一心奉請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拜觀同上)  唐罽賓國沙門般若譯。
  序品。佛在樹下。比丘大士天龍八部俱。文殊伽陀讚佛 陀羅尼品。佛入普隨順眾生心行三昧。令諸眾生見聞各別。頂放白光照諸剎。口青光照東方界。右肩金光照南方界。背紅光照西。左肩五色光照北。復入無有名字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三昧。大地六種動。一切法自在王菩薩請問因緣。佛答四種。問諸佛境界三昧。何法為因。何為根本。云何修習究竟。佛言深三昧以菩提心為因。大慈悲為根本。方便修習無上菩提。以為究竟。又明一切智體當何所求。一切智智於何求。佛言當於心求。從心而生。此心同虗空相。虗空性即心性。如其心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陀羅尼性。是故此心虗空菩提陀羅尼性。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問斯義甚深。難通達難入。若未成菩薩功德之人。則無利益。佛言。若欲成就無上菩提。應先發起大慈悲心。普為眾生歸依三寶受菩薩戒。至誠懺悔。運想供養。勸請諸佛。回向隨喜願滅諸障。并說迴向陀羅尼。
  唵。娑麼囉。娑麼囉。微麼曩娑囉。摩訶斫迦羅。嚩。吽
  佛告眾。重為未成就者。以善方便。隨順世諦。說一乘法。觀想此身。次第成就五如來身。此不思議三昧。或有諸根不具。或五無間業。或旃陀羅。皆可趣入。除五種人。一不信。二斷見。三常見。四邪見。五懷疑。五種人無慈悲故。若有暫修此三昧者。於身心輕安時。復生五種三昧。一剎那。二微塵。三漸現。四起伏。五安住。無數三昧無數陀羅尼皆悉現前。又明八陀羅尼。能令菩薩總持佛法。辯才無盡。眾生樂聞。一大聲清淨自在陀羅尼門。二無盡寶篋陀羅尼門。三無邊漩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