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先宏淨土。不言實相。先重持名。上上等一望而知。如良馬見鞭影。下下根千疑不斷。如癡蠅困唾餘。念佛一門。遂分九品矣。觀法十六。約之成二(謂丈六金身。及白毫相)。其中太細。成就必難。略得入門。可以僥倖。持名為顯。誦呪為密。顯密雙修。如鳥二翼。妄想裂破。真宗必圓。但入之不深。亦無多效。古人云。往生神呪。誦之二十萬。菩提芽生。誦之三十萬。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此一月印千江也)。晝夜增長一切善根。臨命終時。往生可必。至於諸經所說。淨土唯心(小本云。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自然生念佛之心。十六觀云。一至誠心。二深心。三迴向發願心。又但發無上道心。大本五經。言心者更不止一處。可細參之)。玅諦所涵。音聲最捷(聲中亦有光。光中亦有聲)○(小本云。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十六觀云。水流光明。皆演妙法。大本云。佛法僧聲。波羅蜜聲等)其助成淨行。振起靈根。莫如以鼓音聲王陀羅尼為點綴。而以往生真言為恒課。則鬆緊皆靈。又復密言成韻。字種含光。佛有全神(如彌陀世尊入密宗。為蓮華部觀自在王如來。坐孔雀座上。而以梵書左字為心相)。心宜領會。故梵書紇哩字。觀作紅玻璃色。其功不在持誦真言之下。以字種即是真言心觀。名為上品持誦也。心觀法法不可得。心心不可得。佛佛不可得。身身不可得。已入真宗。深諧大道。神遊淨土。上上何難。密宗淨土壇場本有專書。以此真言。建立法界。可約為切要法門而修習之。(手印俟考)真言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一) 他伽跢(二) 夜哆地(三) 夜他阿彌利(上聲)(四) 都婆毗(五) 阿彌利哆(六) 悉耽婆毗(七) 阿彌利哆(八) 毗迦蘭諦(九) 阿彌唎哆(十) 毗迦蘭哆(十一) 伽彌膩(十二) 伽伽那(十三) 枳多迦隸(十四) 娑婆訶(十五)
闢除淨室。宜春秋冬。精進修持。夏可隨意。先供接引像(向東最妙)。香華隨分。或三時六時十二時。入中持誦。每誦真言四十九徧。七度為一次。每度先觀自心有光。隨身引出。其光金色。引而愈圓。不限室中。乃周沙界。光中一佛二菩薩。十方接引無量眾生。(若作接引自身觀。真可謂小矣)觀畢。默想偈云。蓮華剎海海涵空。海空徧見蓮華宮。蓮宮周徧徧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然後出定。不必誦經持名。自成精詣。
一心奉請慈氏菩薩帝釋巖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慈氏菩薩。於帝釋巖。入三摩地。名最上莊嚴。從定出已。說法教化。諸菩薩若眾生。欲當來見彌勒。或今生會見彌勒者。先至心誦此真言。即得安樂無難。見菩薩身。亦隨菩薩下閻浮提。於成佛時。聽受正法。(手印俟補)真言曰。
那摩囉怛那(二合)怛囉(二合)夜(引)野(一) 那謨吠嚕左那莎(引)彌你(二) 怛他(引)誐多(引)野(三) 阿囉喝(二合)帝三藐訖三(二合)沒駄(引)野(四) 怛[寧*夜](切身)他(五) 唵昧咄侶(二合)怛里(六) 昧怛囉(二合)(引)嚩婆(引)悉你(七) 昧咄侶(二合)怛葛(二合)吒野(八) 三摩(二合)囉三摩(二合)囉(九) 莎剛鉢囉(二合)底倪也(二合)(十) 娑囉娑囉(十一) 尾娑囉尾娑囉(十二) 冒駄野冒駄野(十三) 冒駄(引)耨誐帝(引)(十四) 摩訶(引)冒地波哩嚩哩底(二合)多摩(引)那細(引)莎(引)訶(引)(十五)
一心奉請迦葉如來乞食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若欲供養僧眾修行。僻處清淨而無供者。可一人發心。於山頂上。安妙吉祥[巾*((ㄇ@人)/登)]像。誦真言七洛叉。再以吉祥果木。護摩八千徧。夜半以來。天中起黑風雲。不得怕怖。但誦妙吉祥八字真言。彼黑風雲。即自散去。空中現女人相。向誦者言。我得成就。汝上人起。如是自身與其同伴二十五人。所求飲食。天自雨下。凡隨意受用之物。皆得充足。
曩莫三滿哆沒駄(引)喃(引)(一) 阿鉢羅(二合)底(二) 賀多舍(引)娑曩(引)喃(三) 怛你野(二合)他(四) 唵(五) 誐誐你(引)(六) 誐誐曩巘喏(引)(七) 阿(引)曩野薩哩嚩(二合)護盧護盧三摩野(八) 摩努娑摩(二合)囉(九) 阿(引)迦里沙(二合)尼(十) 摩(引)尾棱嚩摩(引)尾棱嚩(十一) 野體(引)悉弭(二合)(十二) 旦弭(引)三波(引)捺野娑嚩(二合)(引)賀(引)(十三)
一心奉請釋迦如來聖六字增壽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此真言。能令誦持之人。消除災患。增益壽命。一切難中。能作擁護。一切惡病惡曜毒藥猛獸。悉不能著。若人書寫供養。是名成就最上增益之法。(手印俟補)真言曰。
難底黎難底黎(一) 難覩哩(去)(二) 都摩哩(三) 半拏呬(四)俱[口*闌]致(引)(五) 夜度摩帝(引)(六) 娑嚩(二合)(引)賀(引)(七)
一心奉請釋迦如來宿命智真言曼荼羅法(拜觀同上) 此真言。若能至心受持。所有千劫之中。極重罪業。皆悉消滅。若能終身不間斷者。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