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5-礼忏部

16-中国撰述礼忏部-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唐-宗密-第82页

行(第八一會)。證(第九一會)。此乃文雖廣略。妙軌攸同。綸緒始終。唯斯二典。文中二。初徵釋用心。後廣明行相。所以然者。以悟修之理一異難明。意實相符言而似反。故須徵釋令解用心。然後隨性隨緣。廣為明其行相。初徵釋文中。大科四段。不異初門。伸請中三亦同前例。今初進問威儀。
  經。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遶三迊。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解曰。普賢是行中之體故。標居首。為下所依。總別觀門。不離此故。二聖表法。已具前文。次正陳中。文四。一就當根徵起。
  經。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解曰信解圓覺。即是當根雖達天真。未明緣起(下云曾不了知如幻境界)。大士悲愍接下無方。反覆徵問。用心解行。如何契合。二問解行相違。於中復二。一幻幻何修問(難以幻修幻也)。
  經。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解曰。初二句解。後二句行。謂一切如幻。正解分成。幻法非真。復何修習。故解與行進退相違。徵釋用心。實由斯矣。
  此問從前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等文。而來意云。身心既如幻。能知亦是幻。將幻還除幻。幻幻何窮盡。幻者。謂世有幻法。依草木等幻。作人畜。宛似往來動作之相。須臾法謝。還成草木。然諸經教。幻喻偏多。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傳此方。翻成難曉。今依古師。解華嚴如幻之文。法喻各開五法。
  心識常懷慘毒。無慈愍心。或因貪起殺。因瞋因癡乃以慢殺。或興惡方便誓殺。及以呪殺。或破決湖池。焚燒山野。畋獵魚捕。或因風放火。飛鷹放犬惱害眾生。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悉懺悔。或以檻弶坑撥。叉戟弓弩。彈射飛鳥走獸之類。或以四卓網四曾釣。撩漉水性魚鼈黿鼉蝦蜆螺蜯濕居之屬。使水陸之與空行藏竄無地。或畜養鷄豬牛羊犬豕鵝鴨之屬。或自共庖厨或。貸地宰殺使。其哀聲未盡。毛羽脫落。鱗用傷毀。身首分離。骨肉銷碎。剝裂屠割。燒煑炮炙。楚毒切害。橫加無辜。但取一時之快。口得味甚寡。不過三寸舌根而已。然其罪報殃累永劫。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至誠。皆悉懺悔。
  又復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或復興師相伐。疆場交爭。兩陣相向。更相殺害。或自殺。教他殺。聞殺歡喜。或習屠膾。及為形戮。烹宰他命。行於不忍。或恣忿怒揮戈儛刃。或斬或刺。或推著坑壍。或以水沉溺。或塞穴壞巢土石搥碑。或以車馬。躙轢踐蹹一切眾生。如是等罪無量無邊。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無始以來。或墮胎破卵。毒藥蠱道。傷殺生命。墾土堀地。種植田園。養蠶煑繭。傷害滋甚。或打撲蚊蝱狛嚙蚤虱。或燒除糞掃。開澤溝渠。狂害一切。或噉果實。或用糓米。或水或菜。橫殺眾生。或然樵薪。或露燈燭。燒諸類。或食醬醋。不看搖動。或瀉湯水。澆殺蟲蟻。如是乃至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恒常傷殺飛空著地細微眾生。弟子以凡夫識暗。不覺不知。今日發露。皆悉懺悔。
  又復弟子。無始已來。至于今日。或以鞭杖枷鏁桁械厭拉拷掠。打擲脚手。蹴蹹勤縛籠繫斷絕水穀。如是種種諸惡。方便苦惱眾生。今日至誠。向十方佛尊法聖僧。皆悉懺悔。
至心發願
願弟子等乘是懺悔殺害等罪所生功德。生生世世得金剛身。壽命無窮。永離怨憎。無殺害想。於諸眾生。得一子地。若見危難急厄者。不惜身命。方便救解。令得解脫。然後為說微妙正法。便諸眾生。覩形見影。皆蒙安樂。聞名聽聲。恐怖悉除。
  發願已。歸命禮三寶。
○白眾等聽說經中無常
(心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七)
  此身念念變  樂念念無常  著欲諸人天  無眼故不見  後受至勝處  恒常受行樂  若死王未至  不能到樂處  不知生死者  心見不生怖  彼後欲死時  於自業方悔  境界不厭足  諸根亦如是  若為知燈照  則除著樂闇  常習近境界  思念無量種  如火為風吹  熾然而增長  欲樂甚大力  常增欲大燄  智者諦思量  故能調境界
圓覺道場修證廣禮懺文卷第十三
  圓覺道場禮懺禪觀等法事卷第十四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 宗密 述
第二十一上
  歎梵准前 歎佛
如來應正等覺大智慧海。常有四種大智慧寶。具足無量威德光明。此智寶光觸諸菩薩。乃至令得如來大智。何等為四。所謂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慧光普照大智慧寶。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寶大智慧寶。諸菩薩修集一切助道法時。起無量散善波羅浪。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不能壞。如來以滅一切散善波浪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一切散善波羅。持心一境。住於三昧。又以除一切法愛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離三昧味著。超廣大神通。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寶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光大神通。住大明功用行。又以與如來平等無邊無功用大智慧光明。觸彼菩薩。令捨所起大明功用行。乃至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