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增嫉。造種種業。
第八 十四 打罵
違順雖皆發惡業 就違情起惡偏強 由斯經且從違說 例於順境自然彰 今云境背於心者 此類多端不易詳 或被欺陵相逼奪 或遭謗罵惡傳揚 臨臨遷達相遮鄣 蕩蕩功能被遏藏 數戴謀成榮美事 一朝把勢便捻將 且論謗罵侍揚者 此事人間最是常 從有身未便自愛 長須人道是賢良 忽聞張李相評薄 說我是非及短長 乖阻愛心瞋即發 何曾覆躡且思量 揮霍石來將凡報 三言五語漸喧張 一名醜惡更相說 豈覺終成彼此傷 惡名已為十惡數 況於奉耀轉猖狂 私裏親鄰和不得 公庭枷棒豈偏當 根本所爭全小事 只瞋私地被評量 直為我人兩不伏 便成爾許大狓狓猖 錢財用盡從貧苦 業報當來又被殃 仍不知非皆唱屈 終身畜恨賴耶藏 大眾縱聞如此說 皆云我且不強梁 不知只是論麤細 對境何曾免不藏 設能惜體權時忍 私念潛流豈肯忘 元來表裏者方便 未讎只是未相當 結業由心不在事 但生意念即為妨 聞怨家□心私喜 受報當來便夭亡 一心一境皆如此 萬境千心豈易防 舉此一條為類例 日茲對境有何常 發語動身皆是業 即知業種數無疆 曾見諸經如此說 大須防慎色聲香
第九 十九 淨訟
次論遷達遭遮鄣 此類人間亦數般 今且指陳一節事 諸餘體例例詳看 往年難苦身名就 選得卑閑遠地官 官滿纔充前債負 歸鄉未免舊飢寒 懸懸八載方參選 營辨行裝幾許難 却往彼州求解狀 周迴迢遞到長安 長安寂寞無親識 諺云地窄是天寬 茫茫柱玉資糧乏 凜凜風霜衣服單 房價已愁隨月索 文盡更被主司謾 忍寒剝脫將求囑 始得平流注一官 豈料他人貪穩便 權豪奪我口中[(歹*又)/食] 恐吾苦屈論資歷 却被先謀分外彈 意在事成排遣出 頭頭捻我苦摧殘 此近閑司皆不得 一年之事已闌珊 丈夫志氣誰能忍 百計讎他豈等難 捨遇相當知血脉 搜求事迹手中欑 抵家罪狀兼官典 一場爭命巳光判 投匭只禁三匹絹 勑令臺院勘鈴團 賴遇御史心平直 復遇清明好雜端 三五日中推得實 徒流遠眨甚酸寒 不料他家權勢大 一年之內准前安 連黨唱吾為狡惡 苟求碎事損朝官 本州刺史伊親故 尋求別事橫相于 數旬枷禁頻笞揵 父母髮膚豈得完 破盡由園空命在 亦須徒步入長安 千計千謀先殺你 我身死到亦高判 設令無計行鋒刃 亦雇姦人中藥丸 或即事成俱受死 或即頭頭下手難 眾人觀披一羣漢 更互愚癡自毀殘 進退俱為苦惱事 人間此例有千端 勸諸智者凡為作 且等身安勿等閑 記取上來飜覆勢 細詳利益在何間 爾許年來百計挍 心腹焦苦損容顏 念念謀他皆結業 鑊湯却滿上刀山 何如忍却一朝貧 安貧樂道自清閑 縱有輕欺從與受 鄉鄰慕德却相攀 設令財帛遭陵奪 他自當來萬倍還 如此生生安福壽 三途苦事豈相關
第十 十四 婬欲
次論境順心情者 此境招愆倍更多 真要開章次第說 分明辨取順情魔 從無始際偏耽著 只是婬心更莫過 莫言我自無斯事 事迹雖殊罪等科 但屬邪婬所計挍 總須沒在阿波波 前云業道由心結 搆獲婬心是業河 王法尚無於漏網 真司豈得輙蹉[跳-兆+也] 眾人須領前文意 但覺情生即自呵 必使心根絕此念 乍從不用念彌陀 自妻不犯於非道 更有諸餘即是訛 王候也任多妻妾 卿相三員豈合過 一婦一夫相匹偶 順於天地合陽和 僧尼自有明明律 違即愆尤四倍多 一汙他心成業報 二虧戒體背伽婆 三即畢身鄣聖道 四者天龍悉共呵 五千大鬼常遮截 遮賊公然負釋迦 當知色欲多殃福 俱損居家及出家 直到亡身亡國邑 豈唯失利失榮華 昔時姐已誠堪歎 近代揚妃亦可嗟 有德周文因妾舋 無良安祿便乘瑕 僧尼不顧災兼禍 篇聚俱傷性與遮 行當中私無實德 威儀外現是虗華 塵中當續輪迴本 直境偏推聖道牙 俗網已隳歸佛法 緇衣豈料屬魔邪 未曾顯發如來藏 只是資熏阿賴邪 解者即時痛割斷 不須待到阿吒吒 暢情只是須臾頃 受苦須經億劫波 後段偈中方具說 應知愛欲罪垣沙
南無大慈大悲(云云)(下十二禮准前)。
至心懺悔
然懺悔之法。非小因緣。過去諸佛菩薩未有不因懺悔而成道者。諸大乘經。且說此義。即金光明經。金皷懺悔。大華嚴經。天皷懺悔。今且略說金皷法門。便藉以妙幢菩薩之妙詞。申我等徒眾之懇意。今先述金皷緣起。後依菩薩被陳金皷緣起者。彼經夢見懺悔品云。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聞妙法已。歡喜踊躍。一心思惟。還至本處。於夜夢中。見大金皷。光明晃耀。猶如日輪。於此光中。得見十方諸佛。於寶樹下。坐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