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都忘方現量 如今且信莫虗爭 既道眾生不是佛 何名蠢動悉含靈 且此含靈何是體 如今推使到根萠(如何推之) 莫信我言及汝法(信誰語) 共憑佛語作規裎(佛已滅度。如何見佛) 佛雖滅度留經教 共汝齊頭勘眾經 眾經總有七般說 從麤至細轉研精 初道眾生是二執(人天教) 小乘即說是緣生(下六句。皆合有眾生字緣。結句故。但初一例之) 法相宗云是藏識 破相宗說但空名 性宗都是如來藏 頓宗唯是一真靈 圓教直言本是佛 菩提樹至涅槃城 念念徧於一切處 微塵相好悉圓明 七般皆是世尊語 未審可聽不可聽 初二隨他妄計說(人天及小乘。初對邪見。次對我執) 三即依他幻化情(藏識) 四是破他顛倒執(境識俱無) 五即真忘一時呈(如來藏) 六始真依真了義(唯一真靈) 七方究竟統群經(本是佛也) 雖然總是如來說 應機深淺豈均平 欲識何門為決了 住情揀取不須爭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十八 四 述稱實同
上來賓主徵酬竟 總屬中間見境同 從此下文名稱實 直論實性本圓通 拂前脩與無脩實 亦袪成與不成宗 一切名言皆泯絕 心無寄託若虗空 生死涅槃無起滅 來無所至去無蹤 證時非得迷非失 豈捨邊邪取正中 能證都無曰種病 證無能所本虗融 諸法元來常寂滅 平平無始亦無終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脩行。如是漸次。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十九 三 述結牒問詞
佛說此章都已畢 告於普眼汝當知 菩薩脩行者是□ 漸從破執至玄微 推察身心至覺發 即名脩習正思惟 觀照身淨終同佛 永可安心當住持 未悟令依如是悟 自他二行豈相離 未世但能求此法 即無迷悶證無為
南無大慈大悲(云云)(下七禮准常)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一菩提道場初成正覺依正二報佛果會主普賢菩薩摩訶薩。
願我普共諸眾生 往生光藏清淨國(自下例此知)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十普光明殿十信會主。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
願我普共(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三忉利天宮十住會主法慧菩薩。一切慧菩薩。勝慧菩薩。功德慧菩薩。精進慧菩薩。善慧菩薩。智慧菩薩。真實慧菩薩。無上慧菩薩。堅固慧菩薩(准前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四夜摩天宮十行會主功德林菩薩。慧林菩薩。勝林菩薩。無畏林菩薩。慚愧林菩薩。精進林菩薩。力林菩薩。行林菩薩。覺林菩薩(和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五兜卛天宮十迴向菩薩會主。金剛幢菩薩。堅固幢菩薩。勇猛幢菩薩。光明幢菩薩。智幢菩薩。寶幢菩薩。精進幢菩薩。離垢幢菩薩。星宿幢菩薩。法幢菩薩(和如前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六他化天宮十地問答會主解脫月菩薩。金剛藏菩薩(和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七重會普光明數因圓杲滿會主。普賢菩薩。如來性起妙德菩薩。心王菩薩(和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八三會普光明殿託法進脩成行問答會主。普眼菩薩。普賢菩薩(和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第九逝多林中證入法界會主如來之前文殊普賢二大菩薩。末會之主十信法門妙首菩薩大善知識。十行法門善見比丘等十善知識。十迴向法門青蓮華長者等十善知識。十地法門婆珊婆演底主夜神等十善知識。等覺法門摩耶聖者等十一人諸善知識。攝德成因法門彌勒菩薩大善知識。無二法門妙德菩薩大善知識。顯因廣大法門普賢菩薩大善知識(和云云)。 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未會中。圓器上根百城求法一生之內。菩薩行圓為未世頓門脩證軌範。善財菩薩(和云云)。 南無大慈大悲。千手千眼救苦眾生。觀世音菩薩(云云)。 南無大慈大悲。常處燄摩羅界。救拔冥途。地藏菩薩(云云)。 南無三世十方盡虗空界。微塵剎土中。有學無學四向三果。及阿羅漢辟支迦佛。一切賢聖僧(云云)。
普為四恩三有。
至心懺悔
我今自念。已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虗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徧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盡虗空界。盡眾生業煩惱界。無有窮盡。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遮那佛。
至心勸請
(請佛說法。及住世也)。
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極微塵數塵大佛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