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智也。真波若清淨如空者。若論真體波若。心自成真。緣者俱寂。境空心寂無二無差。故清淨如空。如空者。如物無之空。不異本空。心泯成中。其義亦爾也。故大論云。無戲論之垢濁。故名畢竟清淨。以清淨故能遍照一切五種法藏。所謂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也。第四十照明品釋之云。以四句釋之。一句。智生於境。體自成真。有何前境而有躰知。故曰無知。第二句。見亦例此。無境故無能見。云無見也。此二句就體真波若絕境智有以釋難。第三句。作是作起。屋應無應。故無作。第四句。若有幾緣則有應會之用。以無緣故無會幾之用也。此兩句就體真波若泯應會以答難。故波若論云。真如法界中。佛度眾生也。斯知下。結答非難也。二。若有下。簡異舊。此若有知性空而秤淨者。簡異平等空也。若以所知下。簡異境空也。三。然經云下。簡異惑智。法無知將無者。將。非也。今云知者惑取之謂也。真波若中本無惑取。云何名知耶。豈唯無智下。彈他義。支道林云。智即空之無知。惑即空之無知。俱無知相。而云聖心[穴/具]有而知諸法。故名為知。若爾。知與無知兩用各陳也。此大文應云。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也。亦可釋伏難云。若無惑取。取名無知者。科無惑知。故名無知。知非波若無知也。釋云。非但體波若中無惑取。故名無知也。真波若體性知無知性。故云知自無知也。
第三科。是以下。約用結釋。初。舉用波若釋境知秤之義。所以下。釋幾會無差。寂泊下。結知無知也。
第二約名難。有二科。一。申立名言名實相當。二。論云下。正難。難中先領上宗。謂下正難知無知各當其實也。則名教之所通者。理上之教也。立名之本意者。教下之實也。然致下。結今。論者云。以知無知一於聖心。將失立名之旨也。若知得於聖心下三句。並咎也。
答有二科。一。正答。二。今誠下。辨於上難意。於無知名無知。於知名知。不可知上無知共一種聖心也。今就真波若述言教之道。若論真波若並絕六句。故名下之實非言所言也。言雖不言下。明實上之教無相也。是以聖人終日言而無言。不言非都不言。言而無當也。故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
第二科。今試下。辨知無知相。答難家一於聖心句也。此中煩粹。言趣難解。今分文句。義趣可見。有五雙十句并結也。初雙。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懃不可為無。此二句直就本地之體本地之用明不有不無。無物不照故如懃也。第二雙。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此二句就本體用不有不無以明有無故也。第三雙。是以言知非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辨其相故不為無。通鑒不為有。此二句以上句知無知即如有如無也。第五雙。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二句以上句如有非知非無即非無知。歸於無二也。後。是以下。知與無知相即。結於聖心無異也。
第三。據境難知無知。亦名以緣求知難。境是非知。知是能知。以所責能。知唯是知。非無知矣。答。難家求執正是舊義。真俗二理本性常然。今即不同。義有四途。一。境先知後。如難家執。二。知先境後。如大經云。如鹽性醎。然醎異物。修空三昧亦復如是。不空之法悉令空寂。三。境智俱有俱無。如文言。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義。四。境智非先非後。無知誰為境。無境誰為智。則境智因緣無當之義。今破難家舊義。有二科。一。就緣非緣立二章門。二。夫知下。破釋也。以緣求知知非知者。汝謂以緣求智智則知矣。今則不然。大品經問相品云。不緣色生識。是名不見色者。略破緣立非緣章門。釋論解此文云。波若不見色等諸法故。示世間色等法虗誑故。不見不謂不生緣色識。乃至不生緣一切種智。識是名。不見色等法也。又云。五陰清淨故至所知則緣。立緣智章門。第三科。破釋。先破釋第二章門。有二段。初。就相待破以緣求智。明知自非知。後。以相緣并知無知正釋其問。初有四雙八句正破智。初雙。知與所知相與而有。相與而無。此二句就相待門立境智有無。何者。凡論因緣有四種。一和合因緣。二相續因緣。三相待明緣非緣。何者。取相名知。所取名緣。聖無取相。所取非緣。故云真智。何由知所以然下。正釋。有四階。正破緣。一從初至故真。明境智相生。破上難家真諦為緣義。二。真諦曰下。直就真諦得明非緣義。三。是以下。就能所明非緣非知。四。而子下。題難結答也。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此二句由智故境也。次。所知生於知。知亦生於所知。此二句由境故知也。後。知所知既相生下兩雙四句。正破難家真諦為緣義也。末。引中觀證緣非真也。二。真諦曰下。直就真諦乃非緣義。非緣故無物。從緣而生者。真既非緣。故無有知。物以真為緣而生智也。而云難言真境生知。名真為緣。故經曰下。證有法從緣。明真非緣也。三。是以下。就能所非緣非知。從初至知智何不舉智忘相。得明所非非緣。次然非下。舉真諦無相明能知非知。四。非知。而子下。題難結答也。
第四取不取難。此中因前語先定。若無知下。作兩關問。可見也。
答。先發兩關。次就理釋。知則不取故能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