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未得無有。始於七地方能得也。[王*垂]法師云。三界諸結。七地初得無生。一時頓斷。為菩薩見諦也。肇法師亦同小頓悟義。何者。即二諦是用。無二為體。二諦是筌。不二為之中。而六地以還有無不並無二之理。心未全一。故未悟理也。若七地以上有無雙涉。始名理悟。釋論第四十九卷云。捨有二種。一捨結行施。二捨結得道。此以捨結為捨。與第二捨結作因緣。至七地乃能捨結中代名德。執小頓悟者執此文。又十住論第一卷末初地不嗔。云是菩薩結未斷故。多行善心少於瞋恨。今謂處文明七地方斷。此文復說初地未斷。龍樹所說正自始之。此中難意。二乘三界結盡即齊七地。俱應理悟。文有二義。第一義。舉結盡無為。無為無二。何說三人理無餘翳。第二義。經曰下。證智無差。又曰下。證境無二。既下。結難也。
○演明漸第七
理無階差其實然矣。責令頓盡。義不然之。
文有三義。一引經釋譬。二舉事況理。三引證答難也。箭譬智。的喻境。獸況人。河合法。即境智人河合法即境法也。三乘濟緣起合獸河。鑒四濟無為合箭的。然其下。結不一也。
第二義。夫群下。舉事況理。正使舍利之智富那之辨莫闚有崖之事。況無岸主玄之理一悟頓盡乎。遠師云。非夫聖近善誘。孰闚其非。夫窮神冥應。孰岸其極也。
第三義。書不下。引證答難。為學日益者。務欲進學益其日也。為道日損者。欲反無為彌損有為也。損之至于無損者。窮損有為而無不為。夫群生封深。不可頓捨階級。漸遣以無遣。訖此答無為無二難也。經喻螢日者。即大品經習應品。日喻菩薩智。螢喻聲聞智。此答者無差難。
○折幾動第七
七地法身進修三位。心智未寂故有微動。幾者動之微者之也。上難差中引儒童時據大乘為難。其今未釋故須更難。非別起也。判法身位。三家不同。第一。攝論云。地前卅心見思及習都盡。初地以上斷迷理無明。故分證法身也。第二。梁時三大法師並云。八地為法身位。七地未合也。第三。什師肇師等並云。七地入法身位。心智寂滅。而云進修三位者。理未窮故。有進趣之功。若有進趣之功。動請未息。云何心智寂滅。故有幾動也。
文有三義。一引經釋心智寂滅。二而後下。正難。三既以下。舉文義結難也。法身以上入無為境者。六住已下以未全一。在有即捨空。在空即捨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無雙涉。七地以上二行俱寂。心不可以像得。故心智寂滅也。
第二義。而後下。正難。既以取捨為情。心智未絕也。
第三義。既以下。文義乖難定文乖殊致者。違經絕言之文。乖彼悟理之旨也。南喻闇進修三位也。謝康樂靈運弁宗述生師頓悟云。南為聖也。北為遇也。背北向南。非停北之謂。然向南可以至南。背北非是停北。非是停北故運可去矣。可以至南故悟可得矣。釋惠觀師執漸悟以會斯譬云。發出嵩洛。南形衡去山百里彷彿雲嶺路在嵩朝岑嚴遊踐。今發心而向南。九階為彷彿。十住為見岑。大舉為遊踐。若以足言之。向南而未至。以眼言之。即有見而未明。但弁宗者得其足以為五度度。況漸悟者取其眼以為波若之向南之行。而所取之義殊。猶不龜之能而所用之功異之也。
○演動寂第八
法身大士體實相空。以智寂滅而形充八極。逾動逾寂。故曰動寂者之也。
文有三義。一動寂無二。二道行下。明無相萬行。三儒童下。明不住道也。經秤聖人無為而無不為者。大乘觀空但見諸法唯空唯無。故曰無為也。無為觀行不證因果。不捨生死。被萬物功德曰藏。故無所不為也。無為故雖動而寂。無所不為故雖寂而動者。動靜相即。如不起寂滅道場而現身七處八會。又身周十方而不離本土。即是二智方便。非二乘所見也。
雖寂下。就二乘明同異。亦可以境為物。就境空明其同異。雖寂而動物莫能一者。智有應會之用。境即不爾。故物莫能一也。雖動而寂物莫二者。境空心寂體相無二。故云莫二也。若爾。七地已上如[穴/具]義。若論體冥。七地以上有方不生滅。故不得言若論用[穴/具]七地即能。故什師云。冥心真境即十地能冥。因其宜也。又注云。得無生法忍。即於法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故無所得也。
物莫能二故下。結動靜為無為相即也。若判惠者。四宗不同。一[王*垂]師云。六地以還名道惠。七地以上名道種惠。二。憑師云。初地至七地名道惠。八地名道種惠。三。亮師云。初地即能空有並照名道種惠。四。什師肇師等。七地名道種惠也。明地體不同。[王*垂]師以空惠為地體。諸功德為治地。乘一解一。行為地體。今意無相萬行悉為地體也。七地習氣盡。如舍利弗神力去花不能全者。注云。著與不著在心不在花。此分別心即是習氣。既入七地是法身位。即花不著。故七地習氣盡也。
第二義。明無相萬行。有二科。一心為行本。故先以二義釋心無相。二明所起行損也。二義者。一就偏有偏無釋心非有非無。有心即惑情。無心即偏無。偏無即是小乘滅心定也。豈可惑情偏無而標法身耶。
二是以心不有。心不有下。就因緣有無釋心非有非無。何者。凡行起非畢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