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以佛心為助緣耶。
答。念佛有二。一者念佛心性。二者念佛身名。念心性者。見真佛也。不妨覲光明相好之佛於西方。念身名者。見應佛也。亦能覩自性天真之佛於象外。本迹雙舉。理事同原。心性良非助緣。身名豈云麤迹。今五部六冊之徒。藉口無為。撥空因果。障人禮像。嗤彼稱名。古德有言。人人丹霞。方可劈佛。箇箇百丈。始可道無。其或未然。入地獄如箭射。
問。空華巾兔之類。世所謂幻妄也。一切依正之報。世所謂實事也。佛言實事俱是幻妄。則空華巾兔。又當何名。藉令彼之實事果為幻妄。其形狀了了虗偽。一空華巾兔可矣。安俟推破。始知幻妄。是故有幻者。有如幻者。有妄者。有如妄者。彼同居淨土。幻妄耶。如幻妄耶。全妄是真。全幻是中。同居穢土。即同居淨土。同居淨土。即上三土耶。
答。空華巾兔。固全體虗無。肉兔樹華。亦從來幻妄。本不推而自破。但在迷而未知。故正幻與如幻無殊。實妄與似妄何別。同居淨土。蓋即幻即如。即真即中者矣。統而論之。即穢即淨。即一即三。畢竟空寂。有何階限。然雖如是。情見未破。欣厭猶存。應須消除幻妄。證入真常。捐棄穢邦。求生淨國。若夫捨垢取淨。是生死業。常禪師語使未著在。
問。約心觀佛。以妄心。觀妄佛。所見之佛即妄也。悟如鏡像。如虗空。妄體全真。乃得證入蓮品。假如魔化佛身。亦妄也。妄與前妄。無二無別。則此妄豈不即空假中。當體全真。而必欲遣之。遣著何去。
答。別真妄。辨佛魔。一代時教。不得不然。據實而論。真亦不立。有何妄焉。佛且是無。誰為魔者。不見有魔。尚安用遣。如其陰識猶封。未許撥無魔事。楞嚴所示。諦審思之。
問。昔人云。佛。日也。狀佛性者。曰。如杲日麗空。狀佛光者。亦曰。如百千日。此日觀所繇立也。非生盲人。無不見日。取其觀心易成。而諸師舍此。據作毫相之觀。疑於故紊觀經次序矣。或謂恐吸日精者混之。獨不慮黃闕眉間之論。矣門明堂之說。混我中觀耶。
答。不觀日輪。而觀毫相。越次而行。是自有說。良以觀門雖廣也。而標大主。則言佛便周。佛相雖多也。而表中道。則唯毫是統。蓋為夫樂簡便而憚繁劇者設也。似乎越次。實則無傷。獨慨夫法立魔隨。以邪混正。有不可勝舉者矣。噫。不但謬解經文。兼復流成世害。吸日月。而納妖崇以亡身。守印堂。而聚火熱以盲目。逼臍氣而成蠱滿。運任督而結癰疽。禍及良民。殃遺後代。可不悲夫。
問。淨土之無女人。恐惑行人也。而觀音自淨土出。往往化為女人。如所稱馬郎婦等者。合論指善財所見童女之類。並是慈相。蓋地上菩薩。始行慈度人耳。佛心既是慈悲。反於本剎。顯威光而不呈慈相。何也。
答。娑婆欲染偏重。故觀音即女以轉其心。善財差別未明。故婆須現女以通其智。非慈化之謂也。行慈而現女。慈化未行。欲染先熾矣。九蓮佳士。始習淨心。有女以損善芽。甚不宜矣。
問。末法。般舟三昧經先滅。無量壽經更留。夫般舟所祈見者。此彌陀也。觀經所祈見者。亦此彌陀也。謂常行為難。則成觀亦難。謂見佛前立為難。則今之習觀者。方以日觀難成。直觀毫相矣。豈有今日難成之觀。而法滅時。更易為力也。
答。無量壽經更留住世者。大彌陀經是也。非十六觀經也。良以稱名易舉。觀想難成。般舟先觀足輪。逆緣而上。亦觀經之類耳。佛境勝而凡心麤。難就一心三觀。宴安便而勤苦逆。誰肯卻坐常行。而六字稱名。則三尺童子辦之矣。此經偏救末世。豈偶然哉。
問。慈雲開理一心。事一心。夫一心窮理。一心作事。是二心互起。如雙桴兩杵。亂動不休。奚云不亂。若理如事。事如理。彼一心即此一心。則單用一心。有何不可。禮師云。附事顯理。又是一種觀法。不合曰理觀事觀。天台教門固如是。慈雲乃其後嗣。何獨不如是。
答。智一也。而明權實。非裂智以成雙。心一也。而說妄真。不破心而為二。觀有理事。亦何礙焉。譬之鏡像別而不離。水月分而不斷。就事而思其理。理在事中。從理而推其事。事非理外。何待兩處起念。桴杵亂投故理事者。一而二。二而一。不相似。不相睽者也。況既曰附事顯理。則一種而雙用。明亦甚矣。慈雲之於台教。復何悖乎。
問。十疑論似用不淨觀為淨土因者。向疑無女人。無眷屬。不足勸進凡夫。正謂其以不淨為淨耳。今使了知不淨。生厭離心。詎非淨土正因耶。然止觀稱不淨觀成。未離三界。應是但知世間不淨。未知諸天不淨。設能了知諸天不淨。不識可生淨土否。
答。娑婆不淨。女人乃其一端。十疑論廣說不淨。而意重女人耳。但知不淨可厭。而不欣淨土。未易往生。假令骨觀雖成。而不觀佛身。難登樂國。不淨為淨土正因。蓋未可也。
問。淨土水鳥樹林。演說無常苦空無我之義。此殆非了義也。彼佛既欲法音宣流。何不流一圓音。使隨類得度。而必此音乎。儻攝定性聲聞。來歸此土。更作是音。不令舊病增劇歟。
答。無常苦空之法。非局小也。蓋是徹上徹下。亦偏亦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