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扶王教。所以能獨留。普為當來告。(五十)
右九章結歎念佛功德。
往生公據述意
昔人謂淨土法門。於在家尤為切要。旨深哉斯言。於無量壽經徵之矣。經言三輩往生。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正行。修諸功德。萬行回向為助行。其所謂修。不外有為事相。且廣談世諦。歸重人倫日用。前後反覆。至二千餘言。直令行者即世間法。成出世法。何則。本以一念流動。現諸有為迹象。還以一念回向發願。攝歸本際。則全體大用。觸境圓彰。不墮偏小。是真就路還家至極直捷。普收羣機而無外者也。故自東林蓮社開先。至今綿歷千五百餘載。搢縉士大夫。下至傭奴販婦。屠沽雜流。躡跡往生於劉張宗雷諸賢之後者。代不乏人 本朝名臣若張蘭渚。宿將若金光前。通儒耆德。若周安士彭二林諸先生。類皆不捨塵勞。脫然西邁。事蹟尤著。而我世宗憲皇帝。以天縱神聖。激揚宗乘御選語錄。亦深契雲棲列聖奎章。咸贊極樂。至會典垂法萬世。且奉斯經為 中正殿僧徒日課定制。而歲時 大內諸佛事。亦多用之。葢三古以降。帝王導俗之微權。盡未來際。眾生成佛之慧命。胥於是乎在。慧遠法師所謂適俗固是教源。濟俗亦為要務。良不虗也。比來法運中衰。迂儒狂禪。堅固鬥諍。宗教律儀。罔弗訛替。魔伺其便。邪說橫行。僅此真俗不二。圓融無礙法門。張皇支搘於其間。亦復若存若亡。不絕如綫。吾儕幸沐聖化。薄植信根。將欲報佛深恩。護世眼目。赤骨擔荷。今正其時。若乃沈空滯寂。高談性天。舍此現前一念平實心地法門。謂為別有。則離經畔道。上負列聖提持之深心。而自招疑謗。法門之懼。亦世道之憂。曩歲感憤發願。探本斯經。述報恩論若干篇。以顯正教。翊皇度。息鬥辨。破邪外。都凡二萬餘言。粗舉綱要。香巖息庵兩君。讀而善焉。為之評點流通。屬更備其章條。以貽同志。爰復廣甄教典。辨異統同。演列五門。為日課表。首信願根本門。次正行莊嚴門。次助行回向門。次戒行培護門。次方便憶持門。門若干條。別為詮釋。使上中下根。境緣違順。柔強秉異。廣略好殊。皆得據依以自考驗。因取坡公語。名之曰往生公據。與見聞隨喜。共證明焉。勉矣行人。資糧已具。到家消息。不離途中。他日一笑歸來。留此數百十番故紙。以當游記。舉似諸方。其不虗此娑婆之行。多生之本願也哉。庚辰春日善登謹識。
往生公據
往生公據
淨課日單。橫排十日。直立五門。每門略開禮誦等條。行者各量日力。或專或兼。或多或少。隨條記數。如別有所課。則於後列空條下記之。每屆月終。彙集所記。填入月單若干紙。一於佛前焚化。發願求生極樂。一附日單後。餘送諸同願。互相考校。並為焚化。發願同生極樂。滿一年後。次年正月。再集上年逐月所記。填入年單若干紙。如月單例。並加送諸同學各一紙。留為將來往生證驗。傳記張本。如是通年日單三十六紙。月單十二紙。年單一紙。共四十九紙。(閏月多四紙)合成一冊。行者留存。隨時自考。臨終焚化。昔東坡居士繪阿彌陀佛像。謂是往生西方公據。今此單日日自記有據。月月佛前證明有據。同學互校有據。年年彙總白佛有據。白眾存驗有據。真可謂大公無私。真[涌/心]實據矣。諸欲往生者。不必問臨終感應之如何。第於此自信。可以對佛。可以對眾。則執此以往可也。
首信願根本門者。信彌陀願力不可思議。故十念決定得生。信淨土法門一切圓融。故世法決定不廢。願修持十念以顯佛力。令眾生同入淨宗。願不捨世法以證佛法。令眾生同開圓解。必如是乃為自他兼利。菩薩發心。然後一切正行。無非莊嚴。一切助行。皆可回向。而往生有根本矣。
十念為淨宗最深密義。能信受者。乃入願門。故慈雲。幽溪。楚石。堅密。諸祖師。皆於常課外終身力行。並以勸眾。今以晨起及臨睡兩時。為極少之定課。或量力酌加。或為雜緣所牽。不及照常記數念佛。即多加若干時。逐一記之。
不廢世法。乃真佛法。大本經勸修五大善。二千餘言。悉是世法。今以三條約之。一重倫紀。如家門雍睦。一無間言。可逐日記之。如承事親長。躬執勞役侍疾居喪。竭誠盡力。及料理親族。戚友。醫藥。婚喪。等大事。乃至消釋嫌疑。規過勸善等。均逐事記之。
二畏王法。如勸息諍訟。遵完國課等。亦逐事記之。
三勤生業。如安分營生。終日不閒宕。不偷懶。可逐日記之。三者皆本分內事。所謂庸行。故但記一事一日云云。不必著明何事。
二正行莊嚴門者。以本宗諸行。莊嚴此信願根本也。十念之外。專一持名。勿夾雜觀想參究。亦勿論散心一心。但出口入耳。聲聲記數。各量日力。甯少念而有恒。勿貪多而費事。如有餘力多念。歸入加課記之。
所列各條。略以前後分緩急。如不能宏利。即但經呪。不能經呪。即但懺禮。不能懺禮。即但念佛。又如不能禮願。即但禮懺。乃至但禮三聖。不能誦大本全經。即但發願章。乃至但誦小本。總之各隨境遇。及所信樂。量力勤行。但能外不廢事。內不偷安。即是當日圓滿莊嚴。不在乎行之多少也。
宏法。如校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