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余因此。確信釋迦如來與阿彌陀佛。在因地中。同發慈悲之願。同開折攝之門。所以本師纔說除苦惱之法。彼佛便垂具莊嚴之身。合韋提希等。欣淨之意。濃而又濃。厭穢之心。切而又切。其實韋提希等。並未作觀。但深厭娑婆世界之苦惱。大欣釋迦本師之悲訓而已。智者大師云。欲決定得生西方。須具欣厭二行。誠哉此語。真得韋提夫人往生之妙訣矣。故知障重眾生。欲修佛觀者。只要深信釋迦折伏之言而生其厭。專慕彌陀攝受之德而生其欣。至心向西頂禮。佛必遙知。臨命終時。定來接引。實則現在依經向禮。現已感佛近前。眾生障重。自不解耳。感應之道。其理必然。為此依觀經之言。遵時公之式。略輯臨睡八觀禮誦儀。禮者禮彼佛神通如意變現自在之身。誦者誦本師分別解說斷除苦惱之法。修淨業者。必須遵此。始知二佛願力。同化眾生。慈悲如此。九品儀者。乃鄙見謬撰續入。因得下品惡人稱佛之益。是故禮之。以策自疑障深功淺恐難往生之退屈心耳。同治庚午冬識於旌教講寺之讀佛軒。
(行者一日佛事圓畢。當向佛前。修如是法)。
一心頂禮。娑婆世界。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本師釋迦牟尼佛(拜下想偈云)。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為求離苦接足禮)。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住寶蓮華。現丈六身。形真金色。圓光映徹。圓光中無量化佛菩薩阿彌陀佛(想偈云)。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阿彌陀佛影現中。我身影現彌陀前。為求徃生接足禮)。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天冠立佛。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想偈改觀音菩薩影現中)。 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在池水上肉髻寶瓶。大勢至菩薩摩訶薩(想偈改勢至菩薩影現中)。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讀誦修慈三心圓發。諸菩薩摩訶薩(拜下。默想本品經文云云。下例此。或不想經文。但至誠向禮亦可)。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上品中生。解第一義心不驚動。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上品下生。但發無上清淨道心。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中品上生。修行諸戒無眾過患。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戒威儀。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下品上生。多惡稱佛三聖慰迎。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下品中生。毀戒聞佛火滅聖臨。諸菩薩摩訶薩。 一心頂禮。極樂世界下品下生。惡逆稱佛十念得超。諸菩薩摩訶薩。
拜想已。長跪合掌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雜想觀九品觀(須尋西歸行儀及蓮宗必讀)。
誦至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至心竭力。念南無阿彌陀佛(十口氣)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各十聲)。發願云。
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某甲。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禮佛三拜。歸寮養息)。
九品觀章頌
圓發三心誦大乘。修行六念并慈心。以斯功德求生彼。佛聖無邊至此迎(上品上生)。
大乘不謗因果明。又解經中第一義。三聖親臨千佛隨。同時授手迎歸去(上品中生)。
但發菩提求極樂。臨終三聖即來迎。五百化佛同時至。皆讚行人發上心(上品下生)。
修行眾戒無諸過。以此善根願往生。臨死彌陀來讚說。出家定得脫酸辛(中品上生)。
一日一夜持眾戒。威儀無缺有深勳。故蒙彼佛來稱讚。因順經言得往生(中品中生)。
能行孝養及仁慈。最後又逢大善師。聞說彌陀宏願力。屈伸臂頃到蓮池(中品下生)。
愚人無愧造多惡。臨死能稱彼佛名。三聖忽然隨念至。慰言罪滅我來迎(下品上生)。
毀戒之人將墮獄。忽逢知識讚洪名。聞斯即滅無邊罪。猛火遂消三聖臨(下品中生)。
五逆十惡罪極深。臨終值遇善知識。教稱十念阿彌陀。即見蓮華來迎接(下品下生)。
九品頌者。但頌其修行之因。生時之緣。下三品。本皆惡人。臨終暫修稱佛洪名之因。應時即值佛來迎接之緣。豈有圓頓。勝過於斯。彌陀願海。攝受惡人。慈悲恩德。乃至如此。故知只怕不念佛。不愁不往生。惡人臨終暫修。尚感佛來。況無惡者。一生念佛。臨終佛豈不救。故智者大師云。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淨行道力。功不唐捐。此九品行相。乃障重眾生入佛知見之大方便門。專淨業者。不可不熟也。古崑幸獲此章之益。始想一生成辦。是故頌畢。敬然臂香九炷。供養九品善人。願我速脫輪迴。早登下品(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