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六者分度之也。故曰六度○戒疏發隱曰。問。六度滿相。行所難行。功德如斯。云何屬小。謂之偏菩薩。答。此是事六度。漸行漸滿。有齊限故。尸毗割肉飼鷹。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極矣。普明視死如歸。以全其信。捨身不捨戒。戒斯極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動搖。忍斯極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乾。心無退倦。進斯極矣。尚闍黎入定。而鵲巢頂上。出定乃知。禪斯極矣。劬嬪均分閻浮提城邑山川為七分。諸國息爭。智巧方便而至於此。慧斯極矣。然不出因果生滅之法。故屬偏屬小也。
唯除五逆
或謂觀經言五逆得生。唯除五逆。則濟度功狹矣。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誹謗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謗法。乃在所除。雖具五逆。不謗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由謗則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謂疑則華不開是也。觀經不言謗法。如兼謗者亦不生矣○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皆屬身業。破羯磨轉法輪僧。屬語業。
懺悔願生
問蜎飛蠕動之類。何能懺悔願生。蓮師云。性在含靈。不可思議。安期畜類終無覺心。如蛤之生天。鵬之敬律。虎之弭耳避地。蟒之垂淚革心。海魚之再世而興崇法門。飛鳥之次生而還為弟子。如斯之類。枚舉曷勝。由此觀之。烏知蜎飛蠕動之類。不能懺悔願生乎。
諸聖同歸篇(見蓮師徃生集)
擇生極樂
觀無量壽佛經云。爾時韋提希。號泣。白佛言。世尊。願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濁惡世也。於是世尊。放眉間光。徧照十方世界。諸佛國土。皆於中現。時韋提希見已。向佛言。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唯願生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考證
韋提希
見第五卷十六觀想註。
往生無數
大無量壽佛經云。彌勒白佛言。於此界。有幾菩薩往生極樂。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六十二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小行菩薩。不可稱計。不但此國。他方佛土。如遠照佛剎。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乃至十方佛剎。往生者甚多無數。我若具說。一劫猶未能盡。
蓮師讚(後同)曰。此界他方。往生無量。淨土何以容之。噫。滄海尚納百川。虗空猶含萬象。而無邊剎海。不出普賢一毛孔中。然則淨土鍼鋒之地。而容無盡之往生。不亦恢恢乎有餘裕哉。
考證 鈔云。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展轉至十四佛剎。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不可復計○淨名經云。維摩丈室。容八萬四千師子之座。今此淨土。十方往生。猶如雨點。皆生七寶池中。曾無窄隘。即淨名義。
面見彌陀
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文殊發願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滿足我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十願求生
華嚴經普賢菩薩發十種大願。普為法界眾生求生淨土。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又云。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贊曰。文殊七佛之祖。普賢萬行攸宗。而淨土往生。諄諄如出一口。娑婆良弼。即安養親臣。明亦甚矣。外淨土而不願往生。謬哉。
攷證
七佛
法寶壇經曰。過去莊嚴劫。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是為七佛。
十願
即行願品十願。
偈論淨土
天親菩薩。天竺人。廣造諸論。昇兜率內院。禮覲彌勒。復著無量壽論。及淨土偈。五門修法。普勸往生。
請佛形儀(見感通傳)
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以神力往安樂國。見阿彌陀佛。陳云。娑婆眾生。願生淨土。無佛形儀。請垂降許。佛言汝應先行。尋當現彼。五通還。聖儀已至。一佛五十菩薩。各坐蓮華。在樹葉上。遂取葉。傳寫流布。
造論起信
馬鳴菩薩。西天第十二祖。嘗著起信論。後明求生淨土。最為切要。
考證 西天竺二十八祖。第一祖摩訶迦葉。乃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
龍樹記生
楞伽經云。大慧汝當知。善逝涅槃後。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
考證
善逝
如來十號之第五號也。
歡喜地
華嚴十地之初地也。
集善往生
大悲經曰。佛言。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祁婆迦。修習無量種種最勝菩提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國。於彼佛所種諸善根。後當作佛。號無垢光。
得忍往生
菩薩持地經云。佛言。時摩差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不退轉地。壽終俱生無量壽佛清淨國。
贊曰。求生西方。為欲悟無生忍。登不退地也。已得忍。已得不退。而復求生。菩薩之樂近如來乃如此。今具縛凡夫。忍力未充。退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