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是為八功德水想。
攷證 經云。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鈔云。論其寶水。稱適人情。自然上樹。然後流下。故上生經明兜率宮有水遊梁間。與此同也。
摩尼珠
此翻離垢。言此寶光淨不為垢所染。又翻如意珠。
第六總觀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妓樂。又有樂器懸處虗空。不皷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僧。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
第七座觀
欲觀彼佛。當起想念。於七寶池上。作蓮華想。其蓮華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暎飾。放千光明。徧覆地上。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上有四柱寶幢。幢上寶幔。有五億微妙寶珠以為暎飾。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徧其佛土。隨意變現。施作佛事。是為佛座想。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
考證
釋迦毗楞伽寶
此云能勝。
八萬四千光
相及隨行好及光明。皆八萬四千者。因障顯德。故成此數。佛居凡地。具於八萬四千塵勞。皆見實相理智。故能示現相好光明。故云八萬四千。
第八像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見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復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復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亦作金色如前。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金色光。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各有一佛二菩薩。徧滿彼國。是為像想。
第九佛觀
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如閻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如須彌山。彼佛圓光中。其相好光明。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取眾生。
考證
那由他
萬億也。
由旬
此云限量。大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如今之驛程。
無緣慈
釋論云。慈有三種。一眾生緣。無心攀援一切眾生。而於眾生自然現益。如涅槃經。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來。二法緣者。無心觀法。而於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者無緣。無心觀理。而於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辨佛心相也○此說與前不嗔恨條下所解三慈各別。並存之以備參考。
第十觀音觀
次當觀觀世音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有無數化佛化菩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手掌作五百億襍蓮華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是為觀觀世音。
考證
肉髻天冠
身相既多。先觀肉髻。次觀天冠。以此二者表示觀音也。
頂相
佛三十二相云。頂肉髻成。乃知佛雖有肉髻。而不見肉髻之頂相也。
第十一勢至觀
次觀大勢至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舉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即見此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頂上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見佛事。餘諸身相。如觀音無異。是為觀大勢至。
第十二普往生觀
見此事已。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虗空中。水鳥樹林。及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是為普觀想。
第十三襍觀
阿彌陀佛或現大身滿虗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圓光化佛。及寶蓮華。如上所說。觀世音大勢至。身同眾生。但觀首相。此二菩薩助阿彌陀佛普照一切。是為襍想觀。
考證
但觀首相
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上有寶瓶。盛諸光明。以此為別也。
第十四上品上生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脩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