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0-净土宗

2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净土宗-净土资粮全集-明-袾宏-第56页

子清者。有念佛眼明如阮嫂者。有念佛痼疾皆愈如梁氏女者。有念佛治病得愈如秀州僧者。有念佛孫兒免難如鄉老者。有見殺生念佛得福如鄭鄰者。由此推之。念佛勝利。奚啻十種而已哉。
  考證
念佛薦亡
  龍舒王居士曰。予甞與張繼祖言西方事。繼祖信之。其乳母死。多為念阿彌佛追薦。一夕夢乳母來謝而別去。此念佛追薦之効也。
念佛却鬼
  予同郡陳企。甞妄殺人。後見鬼現。企畏惧。急念阿彌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現。後常念佛。臨終坐化。
念佛脫難
  晉江邵希希文為士人時。夢至一官府。人皆稱安撫。行至前。見一官員問云。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對曰不知。引希文去。見一大鑊煑蛤蜊。見希文。及作人言。呌其姓名。希文遂念阿彌陀佛。方念一聲。蛤蜊皆變作黃雀飛去。希文後果乃第。至安撫使。以此見殺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見佛力廣大。不可不敬也。
念佛安寢
  予舊相識劉仲慧。以夜夢多恐惧。予勸以念阿彌陀佛。仲慧志誠高聲念百八徧。當夜遂安寢。次日如前念誦。自此皆得安寢。
念佛屋不壓死
  有一老婦雙瞽。令小兒牽行。常念阿彌陀佛。一日息於舊屋之下。忽傾倒。小兒走出。老婦在下。乃有二木相住。護於老婦之上。得不死。
念佛風疾不作
  王居士於金山借阿彌陀。佛經。欲校勘刻板廣傳。舉筆之時。右手有風。其指自掉。寫字不便。乃舉指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數聲。禱除風疾。以成就此經。禱畢。指遂不掉。以至終帙無恙。以此見佛菩薩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
念佛愈痁
  官員李子清。久苦痁疾予乃授以一方。臨發時。專念阿彌陀佛。子清從之。其日遂愈八分。次日復如是遂全愈。子清由是篤信佛理。
念佛明眼
  予同郡有阮嫂。患兩目將盲。常念阿彌陀佛。遂得開明。此予親見之。
念佛愈痼疾
  梁氏女雙目俱盲。念阿彌陀佛三年。繫念不絕。雙目開明。又馮氏夫人念佛。久病自愈。
念佛治病
  秀州一僧。常念阿彌陀佛。為人治病。常得全愈。
念佛兒孫免難
  予鄉村間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額。念阿彌陀佛。其孫兒方二三歲。因隨母至田野。忽失之。後數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尋得之。其足跡徧於灘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兒何緣過彼。又且久而無恙。人以為其祖志誠念佛所感。
念佛得福
  饒州軍典鄭鄰。死至陰府。以悞來放還。閻羅王告云。汝還人間。見人殺生。但念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彼得受生。汝亦得福。以此推之。足以見念阿彌陀佛。可薦拔亡者。可增延福壽。亦無灾難。不特往生西方而已。
論臨終念佛
龍舒淨土文曰。凡一切命終。欲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囑家人。病重之時。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家中長短之事。不得哭泣嗟嘆。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纔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罣礙。不得解脫。若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若依此者。決定超生即無疑也。
  淨土或問曰。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答曰。苦哉苦哉何其愚謬之甚也。向所謂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中一人。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豈不見羣疑論云。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七者。臨終惡友。破壞信心。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九者。軍陣戰闘。奄忽而亡。十者。忽墮高巖。傷壞性命。如此十種。尋常有之。或宿緣所招。或現業所感。忽爾現前。不容迴避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直饒你無此惡緣。只是好病而死。亦未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病苦逼迫。忙怖張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胷懷。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更有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呌喚呻吟。問藥求醫。禱祈懺悔。襍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因頓龍鍾。愁嘆憂惱。只向箇衰老身上左右安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胡思亂想。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清閑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然些子境界現前。一箇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閒之日。稍有一事在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且做世間事業。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