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彈指即到者。正由人心性中。本具極樂佛界之依報。即性體而清淨本然。即性量而周徧法界。以極樂在吾心內。近近之一隅。豈足以為遠哉。
△次明心之相狀。
言介爾心者。即凡夫念佛之心也。剎那之心至微至劣故稱介爾。
介爾者。即剎那初起至促之念。毗曇云。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此名一瞬。六十瞬為一息。仁王云一剎那有九十生滅。是則介爾者。至促至速。至微至劣。
△三明心土相即。
謂十萬億遠之佛土。居於凡夫介爾之心。即心是土。即土是心。故曰初無彼此異。
十萬億土。言其遠也。大也。介爾妄心。言其近也。小也。即心是土。則小者近者之心。而即是極遠極大之佛土。即土是心。則大者遠者之佛土。即是最促最劣之妄心。有何彼此異哉。
△次料簡二。初以小不包遠。
問曰。介爾之心居於方寸。云何能包許遠佛土。
此以凡夫性相不融。真妄未會之疑情。而難於性相不二。真妄無差之妙論。如此之疑非獨初心未入佛教者有之。即久在釋門。拘於一墟束於一教。作人天師者。亦復有之。苟不精於天台之教。鮮不生乎疑謗者也。
△次依真妄不二釋三。初法二。初略明。
答曰。介爾之心。昧者謂小。達人大觀。真妄無二。
迷者。昧性而執相。故以念為小為近。極樂為大為遠。悟者。即相而觀性。不以念為小為近。亦不以土為大為遠。達其本如。故真妄無二。
△次釋成。
蓋此妄心。全性而起。性既無邊。心亦無際。
所以真妄無二者。何也。蓋此妄心。乃全性而起。能起之性。既自無邊。所起之念。豈有涯際。
△次譬。
性如大海。心似浮漚。全海為漚。漚還匝海。
楞嚴經兩處出海漚喻。第二卷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乃喻眾生認妄為真。非此中喻意也。第六卷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乃喻真覺大空。世界三者。展轉相比。小之又小。亦非此中喻意也。今初二句。且以海大漚小。以喻性大念小。次二句方融通之。全海為漚。喻全性為念。漚還匝海。喻全念是性。性既無邊。念豈有際乎。
△三合二。初正合。
蓋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乃全性以為念。喻全海為漚。隨緣不變。乃全念而是性。喻全漚匝海。
△次結責。
既曰隨緣不變。豈可以真妄而局大小哉。
前文雖用從本起末。會末即本而正意在第二句。故今結責但用隨緣不變。葢設若隨緣而體變。則可以真妄而局大小。既不如是。則心土相即之宗成矣。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卷上
釋義
序
問橋
佛祖建立種種法門。以濟度人。猶如橋梁。眾生但當依之而修。不當於能詮言教上而計其辭之巧拙也。猶如行路逢橋。不履而行。徒問何為。但欲究其橋之來歷。未免稽留道路。不能前進。故方等陀羅尼經第三卷有問橋之喻。具如彼明。
論記
聲聞僧
問曰。此等諸師亦大菩薩。云何以聲聞稱之。答曰。此中且以傳持佛法。現聲聞相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
三因五佛性
眾生各有本具之理為正因。本具之智為了因。本具之行為緣因。五佛性者如上三因佛性。更加二轉依果。所謂菩提為果性。涅槃為果果性是也。
佛具四土菩薩三土
問曰。若別地圓住以上。分證寂光。亦應具四土。若未登住地僅斷見思。亦止二土。云何菩薩具三土耶。答曰。寂光一土有與奪二義。與之則住地以上。皆名分證寂光。奪之則等覺以還。僅名報土。所謂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是也。此中是約奪義。故曰三土。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見是八識見分。見緣是八識相分。見相二分。皆依他起性。所想相者。此不了依他而起徧計。
正定聚
聚者類也。定以決定為義。一切眾生。凡有三類不同。必入涅槃能破顛倒名正定聚。必入惡趣不能破倒名邪定聚。得因緣能破不得不能名不定聚。
淨土生無生論親聞記卷下
幽溪法孫 受教 記
△次一門約正報論妙二初標。
四生佛不二門。
此門以迷悟為二。心性為不二。即心性而為迷悟。則不二而二。即迷悟而是心性。即二而不二。令知從本以為末。循末而返本也。
△次釋二。初述偈立宗。
阿彌與凡夫。迷悟雖有殊。佛心眾生心。究竟無有二。
阿彌果人。厥位居悟。凡夫因人。厥位居迷。迷悟雖復差殊。心性云何有二。
△次依宗釋義二。初釋初二句。約相明不二而二。初正明二。初明彌陀悟相。
論曰。阿彌陀佛者。果人也。成就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功德。
三身者。法報應也。本覺滿。成法身。始覺滿。成報身。始本一合始本俱忘。能起大用。成應身。四智者。一大圓鏡智。謂如來真智。本性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