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身無病苦心不顛倒。面奉 彌陀及諸眷屬。歡喜快樂。於一剎那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自在化身微塵佛剎。隨順眾生而為利益。能令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俱時離苦皆共往生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如是行願念念現前。盡未來時相續不斷。身語意業常作佛事。(發願乃往生正行。須具足。三說不同。前四悔隨時廣略)。
發願已。歸命禮阿彌陀佛及一切三寶。
第九旋遶誦經法(各整衣服立定少頃。想三寶賢聖畟塞道場。各坐法座見身。一一遶法座安詳而轉。然後稱念云)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自在王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
(如是三稱。誦阿彌陀經或十六觀經。誦畢復三稱。當稱誦時。聲名句文空無所得。猶空鳥跡豈可取著。身語意三如影響燄。雖皆不實感應俱在。自見其身各旋法座。或多或少經畢為期。次云)。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首者跪云)。
白眾等聽說 經中如來偈 何不力為善 念道之自然 宜各勤精進 努力自求之 必得超絕去 往生安養國 橫截五惡道 惡趣自然閉 升道無窮極 易往而無人 何不棄世事 勤行求道德 各得極長生 壽樂無窮極
第十坐禪法
當於一處繩牀西向。易觀想故。表正向故。跏趺端坐。項脊相對。不昂不傴。調和氣息。定住其心。然觀門雖多。今從要易想。略示二種。仍逐所宜。未必併用。有於餘觀熟者任便。但不離淨土皆應修習。所言二種。一扶普觀意想。即時所修。計功合生極樂世界。便起心生於彼想。於蓮華中結加趺坐。作華合想。作華開想。華開時五百色光來照身想。作眼目開想。見佛菩薩及國土想。即於佛前坐聽妙法及聞一切音聲。皆說所樂聞法。所聞要與十二部經合。作此想大須堅固令心不散。心想明了如眼所見。經久乃起。二直想。阿彌丈六金軀坐華上。專繫眉間白毫。毫長一丈五尺。周圍五寸。八稜中空。右旋宛轉在眉中間。瑩淨明徹不可具說。顯映金顏分齊分明。停心住想堅固勿移。然復應觀所見若成未成。皆想念因緣。無實性相。一如鏡中面像。如水中月影。如夢如幻。雖空而亦可見。二皆心性所現。所有即是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即癡。無想即泥洹。心有心無皆名有想。盡名為癡。不見法性。三因緣生法。即空假中不一異。非縱橫。不可思議。心想寂靜則能成就念佛三昧。久而乃起。廣如別說。問。念佛三昧久習方成。十日七日如何卒學。答。若過去曾習。及今生預修。至懺時薄修即得。若近懺方學。此必難成。然須依此繫心為坐禪觀境。經云。成不成皆滅無量罪。生諸佛前。又聞白毫名字滅無量罪。何況繫念。勿生疑怖。自謂無分。彼佛有宿願力。令修者皆得成般舟。依三力成就。佛威力。三昧力。己功德力。觀經聞無量壽佛及二菩薩名。能滅無量生死。況憶念乎。坐已起。隨意佛事。要修觀更坐無妨。若不慣坐。乃行道稱念。亦得夢中見阿彌陀佛。具如經說。
往生淨土懺願儀
自跋
此法自撰集於今凡二改治。前本越僧契凝已刊廣行。其後序首云。余自濫沾祖教是也。聖位既廣。比見行者拜起易勞。懺悔禪法皆事攻削。今之廣略既允似。可傳行後賢。無惑其二三焉。刊詳刪補。何嫌精措。
時大中祥符八年太歲乙卯三月日後序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宋耆山沙門 遵式 述
維安養實剎。大覺攸贊。三輩高升。夕孕金華。列宿猶慚於海滴。晨遊玉沼。世鐙強喻於河沙。良以十方爰來四生利往。雖騰光而普示。終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國皇州自今觀古。彼則鉅賢至聖咸舒藻以為盟(文殊.普賢.天親.龍樹等或別譯願文或著在經論)。此則覺德鴻儒盡摛毫而作誓(且從晉世東林淨社劉.雷等十八賢。泊百二十三人同誓。遺民屬詞。其後冠蓋之士.德望之僧.潔志之俗富於編簡)自茲迴向綿續倡和相尋。誠道德之通衢。常樂之直濟也。但世多創染割截。未識方隅。忽遇問津。靡慚濫吹。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以其言既反經。人惑常典。遂輒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詞愧不文。理存或當。菽麥視而且辨。涇渭挹而永分。剪伊蘭之臭林。植栴檀之香[乾-乞+余]。信行願原始要終。不數千言備舉矣。
第一決疑門(一疑師。二疑法。三疑自) 第二行願門(一禮懺門。二十念門。三繫緣門。四眾福門)
第一決疑門者
疑為信障。世間小善尚不能成。況菩提大道乎。或曰。智者有十疑論。何須此文。然略由三意。一者上為王臣幾務稍暇難尋廣文。今舉大綱略出行相。易披覽易修行故。二者十疑隨事釋難。唯第二三略附理立。且事無盡疑亦叵窮。今直明一理為諸法源。指源則流可識矣。三者正對說者反經乖理自損損他。